【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变压器油箱的精密制造过程中,预装阶段无疑是整个流程中的重中之重。这一环节对于确保油箱后续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预装阶段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挑战,那就是油箱内部多根下引小联管的固定问题。这些小联管作为油箱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输送、导通变压器油或其他关键流体的关键任务。然而,在预装过程中,由于这些小联管数量众多、尺寸各异,且缺乏与之适配的专用工装,导致固定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传统的固定方法往往无法确保小联管的稳定性和精度,导致预装完成后,常常出现小联管不垂直、法兰面不水平等问题。
2、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油箱的整体外观和美观度,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对变压器的性能和安全性造成潜在的威胁。不垂直的小联管可能导致流体输送不畅,影响变压器的散热和冷却效果;而不水平的法兰面则可能导致密封不严,造成油液泄漏等安全隐患。
3、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问题常常导致油箱需要进行返修,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极大地延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特别是预装时,按照图纸要求安装联管u型抱箍的工序,由于需要精确的测量和细致的调整,整个安装过程耗时长达4小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油箱的生产效率。
4、通过解决小联管固定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变压器油箱的整体质量,还可以确保变压器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包括u形卡夹,所述u形卡夹两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侧边固定设置限位钉,u形卡夹端部开设通孔,通孔处固定设置螺母,所述螺母内旋入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端部设置c形护板。
4、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u形卡夹两侧的嵌槽开口方向相同。
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c形护板通过焊接固定在顶紧螺栓端部。
6、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c形护板底部设有内螺纹,其直径为16~20mm。
7、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c形护板端部焊接有宽度为20mm的弧形板。
8、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c形护板内部粘贴有防护垫片,所述限位钉上套有胶套。
9、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垫片和胶套均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
10、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钉的直径为8mm,长度为8mm~10mm。
11、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螺母的内径与u形卡夹端部的通孔尺寸一致。
12、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螺母采用不锈钢螺母,所述顶紧螺栓采用不锈钢螺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在u形卡夹两侧开设嵌槽,u形卡夹的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包覆性和稳定性,嵌槽为油箱联管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嵌槽侧边固定设置限位钉,通过限位钉的固定,可以有效防止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或外力作用而松动,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此外u形卡夹端部开设通孔,通孔处固定设置螺母,螺母的设置为顶紧螺栓的安装提供了便利,使得顶紧螺栓能够方便地旋入螺母中,实现对联管的进一步紧固;顶紧螺栓端部设置c形护板,c形护板能够给联管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作用,防止顶紧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直接冲击或损坏,致使油箱支架与联管接触部位涂层产生磨损,同时也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15、进一步的,u形卡夹两侧的嵌槽开口方向相同,可以确保u形卡夹在操作时的一致性,在安装或拆卸时不需要调整u形卡夹卡夹的方向。
16、进一步的,c形护板内部粘贴有防护垫片,限位钉上套有胶套,防护垫片可以有效减少c形护板与油箱支架和联管之间的直接接触,降低因摩擦、震动等原因造成的磨损,从而延长c形护板的使用寿命;胶套可以保护限位钉免受腐蚀和磨损,在限位钉与固定件接触时,胶套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因金属碰撞产生的噪音。
17、进一步的,防护垫片和胶套均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橡胶具有优异的弹性、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迅速恢复原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较好的性能,减少因磨损而导致的失效,同时能够在潮湿、酸碱等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硅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有益的密封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老化或变形。
18、进一步的,螺母的内径与u形卡夹端部的通孔尺寸一致,可以确保顶紧螺栓能够顺利地穿过通孔,从而对油箱支架形成稳固的连接,还可以减少因摩擦或振动引起的磨损和松动。
19、进一步的,螺母和顶紧螺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不锈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的硬度,使得螺母和顶紧螺栓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剪力,同时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多种化学物质的侵蚀,包括酸、碱、盐等,在潮湿、腐蚀性强的环境中,不锈钢螺母和顶紧螺栓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不易生锈或腐蚀,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卡夹(1),所述U形卡夹(1)两侧开设有嵌槽(2),所述嵌槽(2)侧边固定设置限位钉(5),U形卡夹(1)端部开设通孔,通孔处固定设置螺母(4),所述螺母(4)内旋入顶紧螺栓(3),所述顶紧螺栓(3)端部设置C形护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夹(1)两侧的嵌槽(2)开口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顶紧螺栓(3)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底部设有内螺纹,其直径为16~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端部焊接有宽度为20mm的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内部粘贴有防护垫片,所述限位钉(5)上套有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片和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钉(5)的直径为8mm,长度为8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的内径与U形卡夹(1)端部的通孔尺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采用不锈钢螺母,所述顶紧螺栓(3)采用不锈钢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卡夹(1),所述u形卡夹(1)两侧开设有嵌槽(2),所述嵌槽(2)侧边固定设置限位钉(5),u形卡夹(1)端部开设通孔,通孔处固定设置螺母(4),所述螺母(4)内旋入顶紧螺栓(3),所述顶紧螺栓(3)端部设置c形护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夹(1)两侧的嵌槽(2)开口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顶紧螺栓(3)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护板(6)底部设有内螺纹,其直径为16~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联管固定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杜成平,胡晓燕,王战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