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075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包括膜分离单元、余压回收单元、变压吸附单元、变湿吸附单元和二氧化碳纯化液化单元;变压吸附单元为变压吸附塔组;烟气由膜分离器的进口进入,膜分离器的渗透侧出口依次连接至真空泵、气体缓冲罐Ⅰ、压缩机、换热器以及余压回收机的压缩端,余压回收机的压缩端的出口连接至变压吸附塔组的气体入口,变压吸附塔组的CO<subgt;2</subgt;产品气出口连接至二氧化碳纯化液化单元;膜分离器的截留侧出口依次连接至换热器以及余压回收机的膨胀端,余压回收机的膨胀端的出口连接至变湿吸附单元的尾气进口。本技术提供的碳捕集系统高效捕集CO<subgt;2</subgt;,实现系统内的压力能回收,降低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捕集的,尤其涉及一种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cn115212695a提出了一种膜结构预处理的基于离子液体吸收剂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该系统通过膜预处理装置去除烟气中的固体杂质,保证吸收剂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同时又能够初步提升二氧化碳浓度,捕集塔与解吸塔之间的贫富液换热器,利用解吸塔流出的高温贫液的热量使低温富液得到预热,减少解吸能耗。该方法提及的co2捕集方法以化学吸收法为主,结合膜分离法预处理,尽管改善了单一化学吸收法二次污染、单一膜分离法产品浓度低等问题,在烟气co2捕集过程中,再生能耗依然偏高,并且仍存在化学废液问题,限制了该方法大规模co2捕集应用。

2、中国专利cn115448313a公开了一种从钢厂煤气中分离回收工业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具体采用了一工段二氧化碳变压吸附初分离,结合二工段二氧化碳低温液化精馏终分离的组合,在三工段进行余压利用,可同时提供气态和液态的二氧化碳产品。该方法提及的co2捕集方法以变压吸附为主,在低co2分压烟气co2捕集过程中,在一定能耗的限制下,co2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系统包括膜分离单元、余压回收单元、变压吸附单元、变湿吸附单元和二氧化碳纯化液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分离器前还设置有气体缓冲罐Ⅱ,含CO2的烟气经所述气体缓冲罐Ⅱ缓冲后进入所述膜分离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塔组是由两个并联的变压吸附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系统包括膜分离单元、余压回收单元、变压吸附单元、变湿吸附单元和二氧化碳纯化液化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分离器前还设置有气体缓冲罐ⅱ,含co2的烟气经所述气体缓冲罐ⅱ缓冲后进入所述膜分离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塔组是由两个并联的变压吸附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塔选自固定床吸附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分离法-变压吸附-变湿吸附耦合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塔组与所述二氧化碳纯化液化单元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真空泵和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宇王保登熊日华孙剑宇海玉琰刘知邦崔倩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