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及其抗浮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室的抗浮结构主要用于解决地下室在地下水作用下而出现的浮升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地下室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上浮压力,导致结构的位移或破坏。通常,工作人员通过增加地下室底板的厚度和密度,即通过加厚底板或者使用高密度材料,采用含有较多的重量材料,例如铁矿粉、重质骨料等重型混凝土,有效增加地下室的整体重力,从而增强地下室的抗浮能力。
2、现有技术的不足:
3、上述的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地下水与地下室底部接触而造成地下室的腐蚀,从而减轻地下室的重力,当地下水与地下室长期接触后,地下室的抗浮能力下降,容易产生地下室上浮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及其抗浮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及其抗浮方法,包括位于地下室底部的隔水板、砂石层与集水井,所述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下室(1)底部的隔水板(13)、砂石层(11)与集水井(12),所述隔水板(13)的顶部与地下室(1)的底部连接,所述砂石层(11)位于隔水板(13)的底部,所述砂石层(11)内设置有可供地下水传输至集水井(12)内的渗水通道,所述集水井(1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4)、水泵(15)与收集井(2),所述连接管(14)的一端与集水井(12)连通,所述连接管(14)的另一端与水泵(15)连通,所述水泵(15)与收集井(2)连通,所述收集井(2)的侧壁与地下室(1)连接,所述收集井(2)内竖直开设有竖向槽(21),所述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下室(1)底部的隔水板(13)、砂石层(11)与集水井(12),所述隔水板(13)的顶部与地下室(1)的底部连接,所述砂石层(11)位于隔水板(13)的底部,所述砂石层(11)内设置有可供地下水传输至集水井(12)内的渗水通道,所述集水井(1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4)、水泵(15)与收集井(2),所述连接管(14)的一端与集水井(12)连通,所述连接管(14)的另一端与水泵(15)连通,所述水泵(15)与收集井(2)连通,所述收集井(2)的侧壁与地下室(1)连接,所述收集井(2)内竖直开设有竖向槽(21),所述收集井(2)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机构(3),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板(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底部延伸至砂石层(11)内,所述集水井(12)、连接管(14)、水泵(15)及收集井(2)均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集水井(12)、连接管(14)、水泵(15)及收集井(2)与若干个挡板(16)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向槽(21)内均设置有升降板(91)、升降件(4)与抵接板(93),所述升降板(91)位于竖向槽(21)内且与竖向槽(2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件(4)位于升降板(91)的底部,所述升降件(4)与升降板(91)连接且用于驱动升降板(91)升降,所述抵接板(93)位于升降板(91)的顶部,所述抵接板(93)的侧壁与竖向槽(21)的侧壁连接,所述抵接板(93)用于与升降板(91)的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室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槽(21)的侧壁上竖直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曹蕾蕾,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