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49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上设置若干个骨长入方向,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内支撑框架和套设于所述内支撑框架外侧的外支撑框架,所述内支撑框架和所述外支撑框架之间预留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内填充有晶格结构;所述内支撑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活动设置有应力刺激件,所述柱形槽设置有对应所述应力刺激件的撞击内壁。该颈椎椎间融合器,柱形槽中填入的应力刺激件可作为应力刺激源,利用人体运动过程中施加的惯性力运动,在颈椎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应力刺激件可通过撞击柱形槽的撞击内壁的形式释放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应力刺激则促进骨整合过程,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椎间融合,尤其涉及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1、椎间融合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外科手术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因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滑脱等原因引起的疼痛、神经压迫等症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的生理曲度,术中,椎间融合器被植入到相邻椎骨之间,以取代受损或退变的椎间盘,帮助稳定脊柱并促进椎骨之间的融合,钛合金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植入物领域。

2、然而,由于钛合金弹性模量显著高于人骨,直接植入钛合金实体可能引发应力屏蔽效应,导致骨溶解,并且传统实体钛合金结构缺乏足够的骨长入空间,限制了骨整合效率,全面、快速的骨长入。

3、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并且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颈椎椎间融合器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上设置若干个骨长入方向,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内支撑框架和套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上设置若干个骨长入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内支撑框架(9)和套设于所述内支撑框架(9)外侧的外支撑框架(8),所述内支撑框架(9)和所述外支撑框架(8)之间预留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内填充有晶格结构(2);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框架(9)和所述外支撑框架(8)上均设置有开口(3),所述开口(3)沿所述骨长入方向设置,所述晶格结构(2)填充于所述开口(3)内。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框架(8)和所述内支撑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上设置若干个骨长入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内支撑框架(9)和套设于所述内支撑框架(9)外侧的外支撑框架(8),所述内支撑框架(9)和所述外支撑框架(8)之间预留有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内填充有晶格结构(2);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框架(9)和所述外支撑框架(8)上均设置有开口(3),所述开口(3)沿所述骨长入方向设置,所述晶格结构(2)填充于所述开口(3)内。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框架(8)和所述内支撑框架(9)在周向上设置有多个面,每个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开口(3),所述开口(3)为呈多边形的开口(3),其中所述开口(3)的角部均为圆角。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格结构(2)为体心立方的晶格结构(2),所述颈椎椎间融合器整体的孔隙率约为70%。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框架(9)的内侧围成植骨窗(6),所述植骨窗(6)被设置适于填充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朱瀚堃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