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D6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10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D6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在光腥黑粉菌冬孢子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单碱基序列DNA单链修饰光腥黑粉菌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检测试剂盒。所述单克隆抗体及其标记物和试剂盒展现出对光腥黑粉菌的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采用质谱检测单碱基方法具有信号放大作用,检测操作简便,使得该方法在灵敏度和检测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推广应用,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具体涉及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d6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小麦光腥黑穗病是由光腥黑粉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植物真菌病害。小麦光腥黑粉菌侵染小麦后,会导致麦穗变黑、籽粒皱缩,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感染光腥黑穗病的小麦产量可降低20%-30%,严重时可达到50%以上。受感染的籽粒在加工过程中会释放三甲胺,产生强烈的鱼腥味,导致面粉无法食用,严重降低其经济价值。此外,病原菌孢子具有极强的环境耐受性和传播能力,能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易造成病害的反复爆发和大范围扩散。

2、目前,光腥黑穗病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等。形态学鉴定依赖于显微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特征,但该方法耗时且准确性受操作者经验影响。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q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存在操作复杂,依赖专业人员、耗时长等问题。传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于某些低浓度或复杂样本中的目标分子,其检测灵敏度可能不够;由于交叉反应的存在,传统免疫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影响检测的特异性。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D6,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株1D6于2024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分类命名为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D6Monoclonal antibody hybridoma cell line against Tilletia foetida 1D6,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429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1D6在制备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中的应用。

3.一种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1D6分泌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d6,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瘤细胞株1d6于2024年10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分类命名为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d6monoclonal antibody hybridoma cell line against tilletia foetida 1d6,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429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1d6在制备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中的应用。

3.一种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1d6分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光腥黑粉菌的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的cdrh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cdrh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cdrh3,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cdrl1、氨基酸序列为sas的cdrl2和氨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梅秀明杨淼强雨薇纪晗旭吴肖肖李雨枫徐婧婧蒋迪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