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制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71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双机制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为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之一:其中,R选自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A选自C1‑C6的烷基、C1‑C6的氟代烷基,或C1‑C6的烷基、C1‑C6的氟代烷基中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其同位素取代的基团;Ar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5‑14元环的芳基或杂芳基;所述杂芳基上杂原子选自N、S、O;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原子或C1‑C6的烷基。通式I中的抗真菌药物既能像传统的康唑类药物一样抑制真菌14α‑固醇去甲基酶,同时含有的二硫键能够抑制真菌含半胱氨酸的酶,从而发挥双重作用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类双机制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技术介绍

1、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手术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使用大幅度增加、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化疗以及肺结核、艾滋病等严重感染,免疫受损患者不断增加,有很多原本不致病的真菌可以作为机会致病菌引起感染,甚至成为免疫受损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据《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24,24,e428-e438)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真菌感染导致了375万人死亡。遗憾的是,现有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明显不足,临床上常用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只有几种,而且耐药问题日益明显。因此,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迫在眉睫。

2、有文献报道,二硫化物中的硫原子可以和真菌、细菌结构中含有半胱氨酸的酶发生硫交换反应,从而抑制真菌、细菌的酶发挥活性,对细菌、真菌生存造成影响。而人类血浆中含有的大量谷胱甘肽可以中和这种作用,使人类免受影响(biochimica et bioph ysicaacta,1998,233)。受该种作用机制的启发,本专利技术将康唑类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征在于,A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二氟代乙基或同位素取代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征在于,Ar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苯基、卤代苯基、吡啶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异噁唑基、咪唑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唑基、噁唑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

4.一类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征在于,a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二氟代乙基或同位素取代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征在于,ar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一种:苯基、卤代苯基、吡啶基、哒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异噁唑基、咪唑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唑基、噁唑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喹啉基、异喹啉基。

4.一类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所述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含硫三唑类化合物及其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甲酸盐、醋酸盐、苯甲酸盐、苯磺酸盐、樟脑磺酸盐、柠檬酸盐、乙二磺酸盐、富马酸盐、葡庚糖酸盐、葡糖酸盐、葡萄糖醛酸盐、羟乙磺酸盐、乳酸盐、乳糖醛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萘甲酸盐、萘磺酸盐、硝酸盐、硬脂酸盐、油酸盐、草酸盐、双羟萘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聚半乳糖醛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磺基水杨酸盐、酒石酸盐、对甲苯磺酸盐、三氟乙酸盐中的一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长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