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916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慢阻肺护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弹性缓冲式控流机构以及气体单向流动控制机构,其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于二号部件安装口中且内部为空心状态的二号柱状空心外壳以及安放于二号柱状空心外壳内部,且依靠自身重力能够控制气体单向流动的球阀。该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在患者进行吸气动作时,能够保证氧气以及空气的正常吸入,而在呼气时,该装置能够控制排出气体在排放时的流动阻力,进而起到延长呼气时长的目的,从而达到锻炼患者肺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慢阻肺护理设备,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当前对慢阻肺及肺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通常采取增长呼气时间,增加呼气末气道内压力,重新开启陷闭的小气道,有效降低功能残气量,降低呼吸功耗,从而改善呼吸功能,该康复过程中应配合呼气正压治疗、吸氧负压治疗以及吸药治疗。

2、例如,公开号为“cn21378984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基板和密封舱,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出气口设置有气阀,所述密封舱固定连接在基板的上表面中间,所述氧气罐与密封舱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密封舱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该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在连接筒的一侧设置安装块,在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鼻形呼吸槽,同时在安装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呼吸管,并且呼吸管与鼻形呼吸槽相连,通过慢阻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氧气由连接筒进入安装块内,可以通过呼吸管进行嘴呼吸训练,可以通过鼻形呼吸槽进行鼻呼吸训练。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支撑基座(1)的纵向支撑杆(2)、固定安装于纵向支撑杆(2)顶部的部件固定板(3)以及对称式设置部件固定板(3)中的一号部件安装口(4)和二号部件安装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式控流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于一号部件安装口(4)内部的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所述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的内部设置有柱形部件活动腔(62),所述柱形部件活动腔(62)的底端设置有锥形通气腔(63),所述锥形通气腔(63)的底端设置有一号气体流动孔(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支撑基座(1)的纵向支撑杆(2)、固定安装于纵向支撑杆(2)顶部的部件固定板(3)以及对称式设置部件固定板(3)中的一号部件安装口(4)和二号部件安装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式控流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于一号部件安装口(4)内部的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所述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的内部设置有柱形部件活动腔(62),所述柱形部件活动腔(62)的底端设置有锥形通气腔(63),所述锥形通气腔(63)的底端设置有一号气体流动孔(64),所述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在位于所述一号气体流动孔(64)的底端设置有连通外界空间的一号进气通道(65),所述一号柱状空心外壳(6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连通锥形通气腔(63)顶端和外界空间的内螺纹孔(66),所述内螺纹孔(66)的周围设置有多个连通外界空间和柱形部件活动腔(62)顶部的一号排气通道(67),所述锥形通气腔(63)中安放有能够抵触在其内壁处的锥形阀板(68),所述锥形阀板(68)的上表面安放有螺旋弹簧(69),所述螺旋弹簧(69)的顶端安放有能够沿柱形部件活动腔(62)轴向运动的内限位活动板(610),所述内限位活动板(610)的上端面中心通过轴承安装有能够转动的外螺纹杆(611),所述外螺纹杆(611)的杆体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内螺纹孔(66)内部,且所述外螺纹杆(6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帽(6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慢阻肺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板(68)底部端面的结构半径大于所述锥形通气腔(63)底部端口的结构半径,所述锥形阀板(68)顶部端面的结构半径小于所述锥形通气腔(63)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如赵婷喻强强鲍梦婕江虹李文艳沈吉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