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及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889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6
本申请涉及金属3D打印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及3D打印机,其包括粉槽本体,粉槽本体固定设置于与粉槽本体配合使用的矩阵缸顶面上,粉槽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矩阵通槽,矩阵通槽包括多个单元通槽;每个单元通槽的周侧均开设有余粉槽,余粉槽开设于粉槽本体的顶面上;粉槽本体内且靠近粉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余粉汇聚管,余粉汇聚管和余粉槽之间通过导粉件对应连通;余粉汇聚管上连接有吸粉组件,吸粉组件外接驱动源用于将余粉汇聚管中的粉末吸出粉槽本体外。本申请具有在刮板刮平金属粉末时,对不同材料的粉末在各个矩阵分布的单元通槽进行分区,不易将余粉刮至不同缸体中,改善窜粉相互污染的问题,提高金属产品的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金属3d打印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及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1、3d金属打印机是一种用于物理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仪器,利用激光熔融技术将金属粉末熔化,形成功能性实体部件,可用于打印高通量金属材料,是全数字化快速成型制造工艺,直接根据三维cad分层的各界面数据生产全高密度金属零件,熔化金属层厚度从20微米到100微米。金属快速成型,3d打印机在制造零件时,需要先将金属粉末铺设于成型用矩阵缸中,并使用刮板使金属粉末层分布均匀,然后在严格控制的空气环境中分别熔化各金属层,最后得到实体部件。

2、相关技术中,矩阵缸包括多个缸体和升降设置于缸体内的打印机板,打印机板与缸体顶部之间围成的空间为打印腔。矩阵缸使用时,打印机板上升至靠近缸体顶部的位置,然后金属粉末铺设至打印腔中,使用刮板从矩阵缸顶面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将打印腔中表层的金属粉末刮平;再使打印机板下降,进而使得打印腔空间增大,继续向空出的打印腔中铺设下一层粉末,再次使用刮板将表层的金属粉末刮平,逐层铺设熔融,最终形成金属实体部件。但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槽本体(1),所述粉槽本体(1)固定设置于与粉槽本体(1)配合使用的矩阵缸顶面上,所述粉槽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矩阵通槽(2),所述矩阵通槽(2)包括多个单元通槽(21),所述单元通槽(21)与矩阵缸的缸体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余粉槽(3)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余粉槽(3)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倾斜设置,所述余粉槽(3)的断面呈倒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粉汇聚管(4)之间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槽本体(1),所述粉槽本体(1)固定设置于与粉槽本体(1)配合使用的矩阵缸顶面上,所述粉槽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矩阵通槽(2),所述矩阵通槽(2)包括多个单元通槽(21),所述单元通槽(21)与矩阵缸的缸体一一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余粉槽(3)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余粉槽(3)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倾斜设置,所述余粉槽(3)的断面呈倒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粉汇聚管(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矩阵通槽(2)的周侧设有多个吸粉接口(22),所述吸粉接口(22)连通于相邻余粉汇聚管(4)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避免粉末相互污染回收粉槽,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岗邓春滔袁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