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840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20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设有内腔;芯子,其设于内腔内;盖板,盖板设于芯子的上侧,盖板包括绝缘板和导电块,导电块贯穿绝缘板的上侧和下侧,导电块上设有负压吸液孔,负压吸液孔内设有密封塞。导电块上的负压吸液孔用于负压吸入电解液,在生产电容器时,先把芯子放入外壳的内腔内,并把盖板固定在外壳的开口内;然后可以对内腔内部进行抽真空形成负压,且芯子内部也形成负压;然后再通过负压吸液孔吸入电解液,电解液在内腔内的负压作用下进入内腔内,同时芯子内部的负压也会吸引电解液进入芯子内部,从而可加快电解液进入芯子内部,缩短含浸时间,芯子内部含浸电解液更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1、一些电容器的内部为卷绕芯子和电解液,芯子浸在电解液中,电解液在芯子中含浸的充分程度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和生产时间。

2、现有的电容器生产工序为先把芯子放入外壳内,然后把电解液注入到外壳内,最后再封闭外壳的开口,这样电解液基本上是通过液体的渗透作用进入到芯子内部,含浸时间较长才能使芯子的内部充分含浸,特别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电容器,电解液进入到芯子内部的难度加大,芯子内部更容易出现含浸不充分,需要的含浸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芯子和电解液含浸时间较长,含浸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内腔,所述外壳的上侧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外壳的下侧设有端板;

4、芯子,其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芯子的下端面与所述端板电性连接;

5、盖板,其设于所述开口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4)包括橡胶塞(41)和焊接塞(42),所述橡胶塞(41)与所述负压吸液孔(33)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焊接塞(42)设于所述橡胶塞(41)的上侧,所述焊接塞(42)与所述负压吸液孔(33)焊接密封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液孔(33)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31),所述焊接塞(42)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3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接电件(5)和第二接电件(6),所述第一接电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快含浸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4)包括橡胶塞(41)和焊接塞(42),所述橡胶塞(41)与所述负压吸液孔(33)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焊接塞(42)设于所述橡胶塞(41)的上侧,所述焊接塞(42)与所述负压吸液孔(33)焊接密封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液孔(33)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331),所述焊接塞(42)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3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还包括第一接电件(5)和第二接电件(6),所述第一接电件(5)设于所述外壳(1)的上侧,所述第一接电件(5)与所述外壳(1)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电件(6)设于所述导电块(32)的上侧,所述第二接电件(6)与所述导电块(3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电件(5)上设有第一接电部(51),所述第二接电件(6)上设有第二接电部(6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电件(6)包括第二接电环(62),所述第二接电部(61)设于所述第二接电环(62)的上侧,所述第二接电环(62)与所述导电块(32)焊接连接,所述负压吸液孔(33)位于所述第二接电环(62)的内孔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32)的上侧的外周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凹槽(321),所述第二接电环(62)设于所述第二凹槽(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润南陈声日丁明均冯水强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