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80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模压模具;所述模压模具放置在冷却机构内侧,通过下压所述冷却机构对所述模压模具的上下两侧端面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所述上冷却板与所述下冷却板之间为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上冷却板和所述下冷却板至少有一侧端面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还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流入所述冷却机构内的冷却介质进行工况切换;该装置将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并同时与外部设备连接,对模压模具的两侧端面进行冷却,通过拉动上冷却板与下冷却板分离压合,可以对不同类型模压模具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材料成型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压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结构可设计性好、抗疲劳性能好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通讯、交通、船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复合材料模压工艺是将一定量的粉料或经过树脂浸渍的纤维增强体放入模具内,经过加热、加压,得到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工艺。在模压复合材料生产中,产品需从模压成型温度冷却至开模温度方能取出,在这一冷却过程中,热塑性树脂基体的结晶度发生变化,热固性树脂基体内部交联网络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产品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电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一冷却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

2、复合材料模压模具的冷却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冷压机对模具进行挤压,同时对模具进行冷却,另一种方式是在模压模具上设置冷却系统,现有公开号为cn2176712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的模具及其冷却系统,包括模具本体和冷却系统,包括上下层钢板、隔框、冷却管道、阀门、流量计,模具和冷却系统配合,实现冷却速率的控制,但这这一冷却系统只适用于单一模压模具,不能实现不同模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2)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使冷却介质进入所述上冷却板(2)内侧,所述上冷却板(2)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口(22),将所述上冷却板(2)内侧的冷却介质输送回所述外部设备中,进行流动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板(3)设置有第三连接口(31)和第四连接口(32),使所述下冷却板(3)内侧的冷却介质进行流动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并联状态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2)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使冷却介质进入所述上冷却板(2)内侧,所述上冷却板(2)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口(22),将所述上冷却板(2)内侧的冷却介质输送回所述外部设备中,进行流动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板(3)设置有第三连接口(31)和第四连接口(32),使所述下冷却板(3)内侧的冷却介质进行流动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并联状态下,所述第三连接口(31)与所述控制机构(4)连接,使冷却介质流入所述下冷却板(3),所述第四连接口(32)将冷却介质输送回所述外部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串联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口(22)与所述第四连接口(32)通过管道(5)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口(32)使冷却介质流入所述下冷却板(3),所述第三连接口(31)将冷却介质输送回所述外部设备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航范文安唐荣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