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773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6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本技术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均布固定有多个支撑腿,罐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通过能够转动喷头的设计使得能够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更加彻底的清洁;通过刮板的设计能够对罐体的内壁做进一步的清洁,通过卡接机构的设计使得在移动顶盖时刮板能够被同时取出,这使得刮板的清洁和维护工作变得更为简单和直接,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刮板进行清洗、检查和维修,确保刮板的清洁度和完好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喷头和刮板的设计有效避免了罐体内壁化学物质残留黏附的问题,保证了罐体的正常且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是一个广义上理解具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它可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以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当反应釜内的反应物质量分布不均匀时,部分反应物可能更容易附着在壁上,从而导致内壁残留。残留物料可能会干扰到下一批次的反应过程,导致反应不完全或产生不良反应。

2、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4514542u)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涉及反应设备
,包括罐体、第一搅拌轴以及第二搅拌轴,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第一搅拌轴设置于罐体内,第一搅拌轴的外周设有第一搅拌件;第二搅拌轴平行于第一搅拌轴设置,第二搅拌轴的外周设有用于搅拌原料的第二搅拌件;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该技术提供的反应釜,在罐体内设置了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用以对罐体内原料进行有效搅拌,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分别采用不同的旋转方向,便于增大对罐体内部原料的扰动作用,促进了罐体内原料的有效混合,实现了原料在罐体内的均匀分布,有效的提高了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底部均布固定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罐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罐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内侧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罐体(1)的底部且位于出料口(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电机(6),所述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辊(7),所述第一转动辊(7)与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7)的外侧的两端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8),所述第一转动辊(7)的内侧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棍(9),所述第一连接棍(9)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棍(10),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棍(10)的一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底部均布固定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罐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罐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内侧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罐体(1)的底部且位于出料口(3)的一端固定有转动电机(6),所述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辊(7),所述第一转动辊(7)与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7)的外侧的两端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8),所述第一转动辊(7)的内侧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棍(9),所述第一连接棍(9)的一端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棍(10),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棍(10)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刮板(11),所述刮板(11)与罐体(1)的内壁贴合,两个所述转动电机(6)的顶部卡接有第二转动辊(12),所述第二转动辊(12)与第一转动辊(7)卡接,所述第二转动辊(12)与顶盖(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12)上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用于第二转动辊(12)与转动电机(6)的卡接,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喷洒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储水箱(13)、水泵(14)、第一软管(15)、连接架(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软管(18)和喷头(19),所述罐体(1)外侧的底端固定有储水箱(13),所述罐体(1)外侧的顶端固定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输入端与储水箱(13)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水泵(14)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软管(15),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架(16),所述第二转动辊(12)与连接架(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诚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