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61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包括漂浮装置、分水板、推进板和第一限位装置,漂浮装置设有穿戴槽,穿戴槽用以供用户脚部穿入使用;分水板连接于漂浮装置底部;推进板连接于分水板并在展开位置和合拢位置之间转动;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推进板朝向于分水板的一侧或设置于分水板朝向于推进板的一侧,当推进板转动至合拢位置时,第一限位装置限位分水板与推进板之间的角度,以使分水板与推进板之间形成间隙。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水上行走系统。推进板的展开或关闭改变了产品所受的阻力大小,并且第一限位装置可以有效地辅助推进板在展开位置和合拢位置之间转变,进而改变阻力状态,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在水面上行走,产品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面漂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炎炎夏日,水上游玩项目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清凉解暑,一直是人们钟爱的夏日运动,而水上鞋作为一种能够使用户漂浮于水面,并于水面行走的装置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

2、现有的水上鞋大部分使用充气装置,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帮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与外层形成密封气囊,待气囊充气完成后,通过气囊的浮力实现人在水面上漂浮、行走的目的。但由于为了与人体所受重力平衡,需要较大的气囊才能支撑人体在水上行走,较大的气囊在水中的阻力较大,人们在水中行走时,移动非常费力,中国技术专利cn205168833u,公开了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其通过设置漂浮体、船体以及划水装置,划水装置具有第一划水板和第二划水板,第一划水板和第二划水板展开或合拢,以利用水体阻力推动用户前进,方便用户移动。但是此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其第一划水板和第二划水板在水中时很难从合拢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阻力状态转换不灵活,使用不方便,用户仍需要消耗很多体力才能于水上移动。

3、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及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为可充气膨胀的第一囊体,所述第一囊体设有充气嘴(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当所述推进板(3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阻碍所述推进板(300)沿背离于合拢位置的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限位绳(510),所述限位绳(510)一端连接于所述分水板(200)后侧,所述限位绳(5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进板(300),当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为可充气膨胀的第一囊体,所述第一囊体设有充气嘴(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当所述推进板(3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阻碍所述推进板(300)沿背离于合拢位置的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限位绳(510),所述限位绳(510)一端连接于所述分水板(200)后侧,所述限位绳(5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推进板(300),当所述推进板(3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限位绳(510)拉紧以阻碍所述推进板(300)沿背离于合拢位置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为限位凸块(520),所述限位凸块(520)设置于所述分水板(200)前侧靠近所述推进板(300)处,当所述推进板(3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限位凸块(520)抵接于所述推进板(300)表面以阻碍所述推进板(300)沿背离于合拢位置的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行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华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