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53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吻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主要针对吻合口距手术切口远、操作困难,容错率低致冠脉缺血风险高,而且升主动脉病变患者还会增加主动脉破裂、夹层及卒中风险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设置于固定筒中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一套筒均为阶梯状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借助手柄与套筒、驱动板的协同设计,能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升效率,且吻合精准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吻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冠心病是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冠脉搭桥手术和介入治疗是解决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abg手术需要劈开胸骨,手术创伤大,对于高龄、并发症多的患者手术风险高,也存在着胸骨不愈合的风险。患者cabg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也为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2、左胸小切口微创搭桥手术通过左胸前区6—8cm切口,实现传统开胸cabg手术一样的手术效果。由于避免了胸骨的损伤,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输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3、然而,左胸小切口微创搭桥手术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和传统开胸搭桥手术一样的手术操作,其手术难度远高于开胸手术,这使得该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严重限制。近些年,随着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以及新的心脏稳定器、牵开器的研发使用,已经克服了所有靶血管区域的远端吻合口暴露与操作。但是由于升主动脉吻合口距离手术切口较远,操作极其困难,同时升主动脉吻合容错率低,术中冠脉缺血风险极高,且升主动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2)为扇形设置,且两组所述驱动板(2)的弧形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中设置有第一拉绳(9),所述第一拉绳(9)的一端与驱动板(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拉绳(9)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拉环(92),所述第一拉绳(9)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架(91),所述定位架(91)固定连接在手柄(1)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组件(6)包括套设在第二套筒(4)外圈的吻合筒(61),所述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2)为扇形设置,且两组所述驱动板(2)的弧形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2)中设置有第一拉绳(9),所述第一拉绳(9)的一端与驱动板(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拉绳(9)的另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拉环(92),所述第一拉绳(9)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架(91),所述定位架(91)固定连接在手柄(1)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组件(6)包括套设在第二套筒(4)外圈的吻合筒(61),所述吻合筒(6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组金属针(62),多组所述金属针(62)呈环形阵列设置,多组所述金属针(62)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块(63),所述挤压块(63)位于第一套筒(3)下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筒(61)外圈开设有多组通孔(64),多组所述通孔(64)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通孔(64)位置设置有与吻合筒(61)固定连接的压针(65),所述压针(65)顶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压针(65)设置于第三套筒(5)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创搭桥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筒(4)外圈的固定环(7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一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