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极片、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48709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2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极片、电池。该电池正极材料包括由钠电层状材料形成的母相,以及包覆在所述母相表面、且由锂电钴酸锂材料形成的包覆层,包覆层与母相之间为钠电层状材料和锂电钴酸锂材料经二次烧结形成的特定离子共掺的高熵过渡层;锂电钴酸锂材料的组成为Li<subgt;x</subgt;Co<subgt;y</subgt;M<subgt;z</subgt;O<subgt;2</subgt;,其中0<x1,y+z=1,其中,M为La、Si、Zr、Nb、Ta、Ti中的一种或多种。相比于电池材料中常用的包覆技术,本申请提供的这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残碱低、无层间解理、粉末电阻低、高克容量发挥、循环性能优异、热稳定性更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极片、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因锂资源的稀缺性和价格持续走高,在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遭遇了显著挑战。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在运作机制上与锂离子电池相近,却在安全性和循环耐久性上展现出更优表现,更适合储能领域的需求。此外,从全球资源分布来看,钠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整体成本效益更高。鉴于这些因素,钠离子电池受到了众多新能源企业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下一代大规模能源存储技术的理想选项。

2、钠离子电池具有和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钠离子电池体系按照正极材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以及普鲁士蓝类共三类体系。其中,层状氧化物材料和锂电三元材料具有类似的二维层状结构,电池的充放电是通过na+离子在层间的脱嵌过程来实现。钠电层状氧化物材料和锂电三元层状材料不仅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类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加工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类似,具有极好的平替性。因此,在钠离子电池的三大体系中,层状氧化物的产业化推进过程更为迅速。p>

3、层状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由钠电层状材料形成的母相,以及包覆在所述母相表面、且由锂电钴酸锂材料形成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与所述母相之间为所述钠电层状材料和所述锂电钴酸锂材料经二次烧结形成的过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Zr、Nb、T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包括Fe元素,以及与Mn、Zr、Sn三者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锂电钴酸锂材料中,z的取值范围为0≤z≤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由钠电层状材料形成的母相,以及包覆在所述母相表面、且由锂电钴酸锂材料形成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与所述母相之间为所述钠电层状材料和所述锂电钴酸锂材料经二次烧结形成的过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zr、nb、t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包括fe元素,以及与mn、zr、sn三者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锂电钴酸锂材料中,z的取值范围为0≤z≤0.05;在所钠电层状材料中,b的取值范围为0≤b≤0.05,c的取值范围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达高巍李元涌王天楚程尧
申请(专利权)人:方寸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