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649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及方法,属于轧辊磨床技术领域,包括机床床头、机床尾座、软着陆装置、导轨和控制装置;方法包括:在上位机输入该轧辊的直径参数,调整升降平台高度,使放置在软着陆装置上的轧辊圆心对准顶尖;使用天车放置轧辊时,比较第三测距传感器与第四测距传感器,对转动平台进行转动,直至差值为零时停止转动;将轧辊放置在转动好的软着陆装置上,使旋转平台自动转回初始位;分别移动机床床头、机床尾座,当第三测距传感器、第四测距传感器的测量值在阈值内时,机床尾座和机床床头对轧辊进行支撑;完成上活后,使升降平台下降,软着陆装置脱离轧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高频淬火机床上活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辊磨床,尤其是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频机床上活过程中,使用天车将产品放置在机床上,并使用尾座与床头将产品支撑,具体过程需要人工操作校准,包括:

2、1、使用天车放置工件:操作人员使用天车(起重机械)将轧辊吊起,并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高频机床的工作台面上。

3、2、支撑工件:将工件放置在机床上后,使用尾座和床头对轧辊进行支撑。尾座通常用于支撑工件的一端,而床头则支撑另一端,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

4、由于工件较重、人工操作复杂,上活时间较长。因此需要优化轧辊的放置和支撑流程以及使用更高效的工具和设备来实现。

5、现有技术中,通过设计软着陆装置放置轧辊,再通过移动软着陆装置将轧辊头部放入床头,再将尾座放入轧辊尾部,此过程需要人工移动及调节,费时费力。

6、因此,需要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完成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能够省去人工上活过程中的繁琐操作,实现高频淬火机床上活的自动化。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包括机床床头、机床尾座、软着陆装置、导轨和控制装置;

4、所述机床床头、软着陆装置、机床尾座依次可移动地设置在导轨上;

5、所述软着陆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包括升降平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一对托架和控制旋转平台旋转角度的第一电机;所述升降平台中心处下放设置蜗杆,所述蜗杆与第二电机转轴上的蜗轮啮合,通过电机控制升降平台的升降;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旋转平台下方,第一电机转轴上的齿轮驱动旋转平台转轴上的齿轮转动;

6、所述机床床头下方设置用于驱动机床床头移动的第三电机;

7、所述机床尾座下方设置用于驱动机床尾座移动的第四电机;

8、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设置在机床床头的第一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尾座的第二测距传感器和设置在软着陆装置上的第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

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为两根。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床床头、软着陆装置、机床尾座底部均设置与导轨配套的滑轮,滑轮上设置锁轮装置。

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床头正面,水平对准软着陆装置方向。

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尾座正面水平对准软着陆装置方向。

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升降平台上两托架中间,竖直向上测量。

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在两托架中心线上,距第三传感器20~40cm处,竖直向上测量。

15、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的自动上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使用天车吊装轧辊时,在上位机输入该轧辊的直径参数,上位机控制第二电机根据机床床头顶尖调整升降平台高度,使放置在软着陆装置上的轧辊圆心对准顶尖;

17、s2、使用天车放置轧辊时,比较第三测距传感器与第四测距传感器,计算第四测距传感器与第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差值,当差值不为零时,控制第一电机对转动平台进行转动,当差值增加时,改变转动方向,当差值减小时,继续转动,直至差值为零时停止转动;

18、s3、将轧辊放置在转动好的软着陆装置上,并控制第一电机使旋转平台自动转回初始位,初始位为对准机床床头、机床尾座的位置;

19、s4、控制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分别移动机床床头、机床尾座,当第三测距传感器、第四测距传感器的测量值在阈值内时,分别停止电机,机床尾座和机床床头对轧辊进行支撑;

20、s5、完成上活后,控制第二电机,使升降平台下降,软着陆装置脱离轧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能够省去人工上活过程中的繁琐操作,实现高频淬火机床上活的自动化。

2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轨,使上活过程中软着陆装置、机床床头、机床尾座更容易对齐,省去了人工对齐的繁琐与不精确。

23、3、天车吊装轧辊时,无法精确控制角度,通过旋转平台配合轧辊角度旋转,再带着轧辊归位,更方便上活过程。

24、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平台,完成轧辊竖直位置上的调整,并使软着陆装置在上活后可以及时脱离轧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床头(1)、机床尾座(3)、软着陆装置(2)、导轨(4)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平行设置为两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头(1)、软着陆装置(2)、机床尾座(3)底部均设置与导轨(4)配套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床头(1)正面,水平对准软着陆装置(2)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尾座(3)正面水平对准软着陆装置(2)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升降平台(202)上两托架(203)中间,竖直向上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感器设置在两托架(203)中心线上,距第三传感器20~40cm处,竖直向上测量。

8.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的自动上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上活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床头(1)、机床尾座(3)、软着陆装置(2)、导轨(4)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平行设置为两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头(1)、软着陆装置(2)、机床尾座(3)底部均设置与导轨(4)配套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淬火机床自动上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机床床头(1)正面,水平对准软着陆装置(2)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百强郭嘉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