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代步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及折叠代步车。
技术介绍
1、当前,随着社会对无障碍出行环境关注度的显著提升,针对病人、老年人及残疾人等行动受限群体,市场上涌现了丰富多样的代步车产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群体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出行自主性的增强。然而,尽管这些代步车在设计上力求全面覆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其相对庞大的体积在实际应用中却遭遇了多重挑战。
2、首要难题在于便携性的缺失。众多代步车因结构繁复、重量可观,难以被用户便捷地携带至公共交通设施内或进行短距离的手动转移,这在需要灵活切换出行方式或面对楼梯、台阶等自然障碍时尤为凸显,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的便捷性。
3、其次,存储难题亟待解决。对于居住空间紧凑的家庭而言,大型代步车的安置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困扰。同样,在诸如医院、购物中心等提供代步服务的公共场所,也面临着如何高效、合理地规划存储空间,以保障设备的随时可用与良好维护的挑战。
4、此外,运输的不便性也进一步限制了代步车的适用范围。当涉及跨地域或长途移动时,代步车的体积与重量往往成为运输过程中的沉重负担,无论是私家车搭载还是依赖物流运输,均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成本与操作复杂性,从而影响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与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及折叠代步车,用以解决现有代步车,存在携带不便,仓储和运输不便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折叠座椅结构设置于车架上
3、前臂的底端铰接到车架上,后臂的底端铰接到车架上;
4、前臂的顶端铰接到座椅支架的前端,后臂的顶端铰接到座椅支架的后端;
5、前臂的顶端具有凹槽;座椅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滑动槽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在滑动槽内滑动;
6、滑动组件滑动至前臂的凹槽内的情况下,座椅支架、前臂和后臂被固定。
7、上述技术方案中,前臂顶端具有凹槽,滑动槽设置在座椅支架前端,在需要展开折叠座椅时,将座椅支架抬高,直到滑动槽正对前臂的凹槽处,此时将滑动组件滑动至前臂的凹槽内实现座椅支架、前臂和后臂的固定。之后,在需要折叠该折叠座椅时,将滑动组件远离前臂的凹槽实现解锁,再将座椅支架降低即可。通过折叠座椅结构的设计,代步车在不使用时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便于用户轻松携带至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短距离的手动搬运,或是存放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升了便携性、优化存储空间、增强运输便利性。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车架包括前轴和后轴,前臂的底端铰接到前轴上,后臂的底端铰接到后轴上。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折叠座椅结构包括两个前臂,两个前臂分别设置在后臂的两侧。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前臂和后臂的活动范围不相互干涉,折叠座椅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可以更加顺畅,避免了因部件间相互阻碍而导致的卡顿或损坏。并且,两个前臂和后臂在折叠状态下与车架底部处于同一平面,能够大幅度减小体积。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座椅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梁。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纵梁的设置显著增强了座椅支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为座椅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基础。这种设计使得座椅在承受重量时能够分散应力,避免单点受力过大,从而延长了座椅的使用寿命。通过增加纵梁,座椅支架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座椅可以更加安全地承载更重的负荷,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纵梁的前端均设置有滑动槽,滑动组件为滑动杆,滑动杆在两个滑动槽内滑动。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组件采用滑动杆,便于用户拉动或推动滑动杆进行操作。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座椅支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拉动或推动滑动杆向前臂运动。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一个弹簧,该弹簧一端连接座椅支架的前端,该弹簧另一端连接滑动杆的中部。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两个弹簧,一个弹簧设置在一个纵梁的前端,另一弹簧设置在另一纵梁的前端,两个弹簧用于拉动或推动滑动杆向前臂运动。
18、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滑动槽附近设置弹簧,用于拉动或推动滑动杆向前臂运动,用户将座椅支架调节至合适高度之后,前臂的凹槽正对滑动槽,通过弹簧的拉动或推动作用,滑动杆自动进入凹槽内将座椅支架固定,若需对座椅支架的高度进一步调节,用户只需拉动滑动杆远离凹槽即可实现解锁,提升了调节的便捷性,简化了调节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座椅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横杆,座椅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前端,第二横杆的两端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后端;
20、前臂的顶端铰接到第一横杆上,后臂的顶端铰接到第二横杆上。
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
22、滑动组件滑动至第一凹槽内的情况下,折叠座椅结构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
23、上述技术方案中,前臂上具有第一凹槽,使得折叠座椅能够在完全展开和折叠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座椅状态,完全展开状态下座椅高度最高,折叠状态下座椅体积更小,便于存储和运输。
2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臂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的上方;
25、滑动组件滑动至第二凹槽内的情况下,折叠座椅结构处于半展开状态下。
26、上述技术方案中,前臂上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折叠座椅能够在完全展开、半展开和折叠三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座椅状态,完全展开状态下座椅高度最高,半展开状态下座椅高度中等,折叠状态下座椅体积更小,便于存储和运输,这种高度定制化的设计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臂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在第二凹槽的上方;
28、滑动组件滑动至第三凹槽内的情况下,折叠座椅结构处于折叠状态下。
29、上述技术方案中,前臂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使得折叠座椅能够在完全展开、半展开和折叠三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座椅状态,完全展开状态下座椅高度最高,半展开状态下座椅高度中等,折叠状态下座椅体积更小,便于存储和运输,并且通过第三凹槽使座椅在折叠状态下被固定住,避免搬运过程中折叠座椅晃动导致碰撞损坏。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代步车,包括车架以及如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椅结构设置于车架(1)上,所述折叠座椅结构包括:前臂(3)、后臂(5)和座椅支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前轴(2)和后轴(10),所述前臂(3)的底端铰接到所述前轴(2)上,所述后臂(5)的底端铰接到所述后轴(1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椅结构包括两个前臂(3),两个前臂(3)分别设置在后臂(5)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拉动或推动所述滑动杆(7)向所述前臂(3)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4)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横杆(8),所述座椅支架(4)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横杆(9);所述第一横杆(8)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所述纵梁的前端,所述第二横杆(9)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所述纵梁的后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在所述第一凹槽(31)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3)的顶端还设置有第三凹槽(33),所述第三凹槽(33)在所述第二凹槽(32)的上方;
10.一种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车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椅结构设置于车架(1)上,所述折叠座椅结构包括:前臂(3)、后臂(5)和座椅支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前轴(2)和后轴(10),所述前臂(3)的底端铰接到所述前轴(2)上,所述后臂(5)的底端铰接到所述后轴(1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椅结构包括两个前臂(3),两个前臂(3)分别设置在后臂(5)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纵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拉动或推动所述滑动杆(7)向所述前臂(3)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阔,张腾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德斯特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