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594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新垦红黄壤耕地高低平整后,施入脲醛肥料和腐植酸肥料;(2)施入腐熟的牛粪或羊粪有机肥;(3)施入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包括羟基磷酸钙和硅溶胶改性的浒苔基生物炭、硅藻土以及钙镁磷肥;(4)施入液态肥;步骤(1)至(4)分别需要进行若干次翻压入土,使肥料与耕作层土壤混合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施入不同肥料协同改良红黄壤的酸性环境,增加新垦耕地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等矿质养分含量,达到快速改善土壤理化和增加微生物活性的作用,进而培肥改良新垦红黄壤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红壤是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发育的一类常见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通常在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因而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根据其形成过程、土壤成分和性质的差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亚类:红黄壤、红纯壤、红黄纱石壤和红山地壤。

2、其中,红黄壤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一类土壤,其土壤颜色在红色和红黄色之间变化。红黄壤的成土过程仍以脱硅富铝化作用为主,硅和盐基遭到淋失,粘粒与次生粘土矿物不断形成,铁、铝氧化物明显积,并且由于处在山地相对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和空气湿度增加,呈现黄化附加过程,即因土体内氧化铁的结晶水增加,土体逐渐变为橙黄色。但因其脱硅富铝化程度较弱,显示红壤向黄壤过渡的特征。

3、公开号为11517655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壤、黄壤土土壤质量提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整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羟基磷酸钙分散至含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液Ⅰ;将混合液Ⅰ滴加至硅溶胶中,同时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Ⅱ;将浒苔基生物炭浸没于混合液Ⅱ并静置,取出后,先在300-400℃下无氧反应1-3h,再在500-600℃下无氧反应30-50min;所得反应产物与硅藻土、钙镁磷肥混合搅拌,得到土壤调理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酸钙的加入量为占含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羟基磷酸钙分散至含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液ⅰ;将混合液ⅰ滴加至硅溶胶中,同时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ⅱ;将浒苔基生物炭浸没于混合液ⅱ并静置,取出后,先在300-400℃下无氧反应1-3h,再在500-600℃下无氧反应30-50min;所得反应产物与硅藻土、钙镁磷肥混合搅拌,得到土壤调理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酸钙的加入量为占含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水溶液质量的5-10%;所述含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垦红黄壤耕地肥力提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ⅰ和硅溶胶的混合质量比为1:4-5;所述硅溶胶的质量浓度为20-30%,以二氧化硅的含量计;所述反应产物与硅藻土、钙镁磷肥的质量比为3-4:1-2: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巧钢马军伟王峰林辉孙万春王强叶静陈照明黄郑宸倪金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