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590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涉及水资源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傍河水源地的基础数据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包括由MIKE 11模型构建的地表水模型和由MIKE SHE模型构建的地下水模型;基于基础数据、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确定目标傍河水源地内地下水位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根据所述关键驱动因素确定模型模拟工况;基于所述模型模拟工况确定水循环转化的水资源量,并计算不同工况下各补给量的补给贡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综合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耦合过程,提高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评估,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中,往往存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和不足。传统的评价方法大多依赖于单一的水文模型,如仅使用地表水模型或地下水模型,来评估水源地的补给能力。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全面。

2、具体来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水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过程,这些过程对于傍河水源地的补给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地表水的入渗、地下水的上升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向流动等,都是决定水源地补给能力的关键因素。然而,传统的单一模型无法有效模拟这些复杂的耦合过程,从而限制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此外,现有的评价方法在确定关键驱动因素和模拟工况时,通常依赖于经验和定性分析,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和量化分析手段。这导致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所述地表水模型和所述地下水模型在时间上以月步长进行耦合,通过将MIKE 11模型模拟的黄河河段中部的动态水位作为地下水模型的北部边界输入,实现两者的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MIKE 11模型用于模拟任何地表河流流量、水位及泥沙输送过程;所述MIKE S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将所述地表水模型和所述地下水模型在时间上以月步长进行耦合,通过将mike 11模型模拟的黄河河段中部的动态水位作为地下水模型的北部边界输入,实现两者的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mike 11模型用于模拟任何地表河流流量、水位及泥沙输送过程;所述mike she模型用于模拟地形、坡面流、土地利用、降水、蒸散发、非饱和带及饱和带地下水流,以及各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ike 11模型基于圣维南方程组求解,并由动量和能量方程组成,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过程耦合模拟的傍河水源地补给能力评价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明高婷张彦李桂秋屈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