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排泥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47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悬挂组件、电动推杆、排污泵、虹吸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控制系统;在第一电机驱动下所述桁架能够通过滚轮沿水池两边的轨道进行纵向的前后行走;所述悬挂组件的上端通过吊轮安装在桁架的横向轨道上并在第二电机驱动下能够左右移动,悬挂组件的下端与电动推杆的上端铰接,电动推杆的下端与排污泵连接,所述排污泵的功率可调,排污泵的出水口与虹吸组件连通;所述电动推杆、排污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泥行车能够对水底的任意部位进行前后或左右平移的扫描式排泥,而且能针对水底不同厚度的泥层进行分层排泥,还能避免对行车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虹吸排泥行车


技术介绍

1、虹吸排泥行车是一种用于排除沉积物、污泥等水底物质的设备,常见于水处理等工程中,其主要利用虹吸管在水中形成负压,通过虹吸原理将泥沙吸入排出。这种虹吸排泥行车对泥水絮状排放耍求很严,过稠则容易出故障。

2、自来水厂的沉淀池通常也是采用虹吸排泥行车来进行排泥,这种虹吸排泥车需要将多个排泥管的管口并排到底,平推前进虹吸排泥。由于沉淀池的水位落差小,排泥效果差,池内浮泥容易堵塞虹吸排泥管;另一方面,排泥管的管口通常为扁平设计,飘落的树叶进入露天的沉淀池的池底后,容易堵塞住排泥管的管口。

3、此外,当工人因疏忽未能及时开启虹吸排泥或因设备损坏,沉淀池的浮泥淤积后会变硬,导致排泥行车无法前进正常工作,只能停产人工清洗。

4、因此,现有的虹吸排泥行车存在排泥效率低、电耗高、易损坏、水资源浪费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泥功能更强的虹吸排泥行车。

2、本专利技术关于虹吸排泥行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悬挂组件(2)、电动推杆(3)、排污泵(4)、虹吸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控制系统;在第一电机驱动下所述桁架(1)能够通过滚轮沿水池两边的轨道进行纵向的前后行走;所述悬挂组件(2)的上端通过吊轮(6)安装在桁架(1)的横向轨道(5)上并在第二电机驱动下能够左右移动,悬挂组件(2)的下端与电动推杆(3)的上端铰接,电动推杆(3)的下端与排污泵(4)连接,所述排污泵(4)的功率可调,排污泵(4)的出水口与虹吸组件连通;所述电动推杆(3)、排污泵(4)、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泥行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悬挂组件(2)、电动推杆(3)、排污泵(4)、虹吸组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控制系统;在第一电机驱动下所述桁架(1)能够通过滚轮沿水池两边的轨道进行纵向的前后行走;所述悬挂组件(2)的上端通过吊轮(6)安装在桁架(1)的横向轨道(5)上并在第二电机驱动下能够左右移动,悬挂组件(2)的下端与电动推杆(3)的上端铰接,电动推杆(3)的下端与排污泵(4)连接,所述排污泵(4)的功率可调,排污泵(4)的出水口与虹吸组件连通;所述电动推杆(3)、排污泵(4)、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通过排污泵(4)与虹吸组件相配合可以形成三种排泥模式:强行排泥、强排与虹吸结合排泥、纯虹吸排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2)的下端与电动推杆(3)的上端通过销轴和轴承连接,销轴的安装方向与桁架(1)的横向轨道(5)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2)上设有阻尼传感器(16),该阻尼传感器(16)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虹吸排泥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征宇谭焱鹏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宇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