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8458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内核表面的外壳;其中,内核的孔隙率大于外壳的孔隙率;内核的平均直径为d1,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D50粒度为d,满足:d1/d×100%=30%~70%,且d为10~18μm。将上述大颗粒前驱体用于制备单晶正极材料时,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少锂镍混排等晶体结构缺陷,使得单晶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快速充放电性能、环保可回收性而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电动车以及储能等领域。正极材料是电池的重要组成之一,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对正极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正极材料包括单晶颗粒和多晶颗粒,其中,多晶颗粒以微米级别的团聚体形成,团聚体内存在大量晶界,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各向异性的晶格变化,容易出现晶界开裂,导致二次颗粒发生破碎,副反应快速增加,阻抗上升,性能快速下降。而单晶颗粒可以减少晶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提高压实密度,从而提高能量密度,且单晶颗粒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3、现阶段,大多通过对中小颗粒前驱体进行烧结处理以制得单晶正极材料,例如专利文献cn15924988a、cn115893522a,主要针对2~8μm的中小颗粒前驱体的制备,利用2~8μm的中小颗粒前驱体烧结成单晶形貌。然而,针对制备单晶正极材料的大颗粒前驱体研究较少,这是因为,烧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其中,所述内核的孔隙率大于所述外壳的孔隙率;所述内核的平均直径为d1,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D50粒度为d,满足:d1/d×100%=30%~70%,且d为10~18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的孔隙率为16%~20%;和/或,所述内核具有大孔和中孔,所述大孔的数量占比为75%以上;优选地,所述大孔的数量占比为75%~85%,所述中孔的数量占比为15%~25%,其中,大孔的孔径≥50nm,2nm≤中孔的孔径<50n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其中,所述内核的孔隙率大于所述外壳的孔隙率;所述内核的平均直径为d1,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d50粒度为d,满足:d1/d×100%=30%~70%,且d为10~18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的孔隙率为16%~20%;和/或,所述内核具有大孔和中孔,所述大孔的数量占比为75%以上;优选地,所述大孔的数量占比为75%~85%,所述中孔的数量占比为15%~25%,其中,大孔的孔径≥50nm,2nm≤中孔的孔径<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为4~10μm;和/或,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比表面积为3~7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在x射线衍射图谱中具有(001)晶面的衍射峰和(101)晶面的衍射峰,且(00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i(001)和(101)晶面的衍射峰强度i(101)满足:i(101)/i(001)=0.50~0.65;晶粒尺寸d(101)为8~1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化学式包括nixcoymnz(oh)2,其中,x+y+z=1,且0.4≤x≤0.8,0≤y≤0.4,0≤z≤0.4。

6.一种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以纯水、第一碱液和第一络合剂配制反应底液;向所述反应底液中加入金属盐溶液、第二碱液和第二络合剂以形成反应浆料,使所述反应浆料发生共沉淀反应,得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其中,在所述共沉淀反应初期,控制所述反应浆料的ph值为a1,氨含量为b1,当产物粒度d50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帅艾金水刘阳霍广鹏欧阳毅张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