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371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板、安装于立板上的驱动轮及托板,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的前侧,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所述立板后侧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托板的顶面设有弧形托槽,所述弧形托槽的底面与所述驱动轮同轴设置,所述弧形托槽底部与所述驱动轮底部外表面之间构成卷边间隙;所述弧形托槽的底面上间隔设有多条凸条,所述凸条平行于所述驱动轮的轴线设置;所述托板经一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立板的前侧,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弧形托槽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间距。本技术提高了卷边效率和质量,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线束是用于设备与设备、或者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路连接件。其中,在对两端带有连接器的电缆线束生产的时候,电缆线束会包括至少一根电线,每一电线裁切到设定长度之后,需要将电线的端部剥皮,然后将其内部的金属外漏,再将这一段外漏的金属外部套上金属端子,然后将金属端子和金属压合,实现金属端子和金属的连接,最后再将金属端子和连接器进行连接,构成一条带有连接器的电缆线束。

2、其中,对于电线101内部的金属采用很多根金属丝构成的结构,在端部剥皮之后,外漏的金属的金属丝会特别多,而金属丝102又比较软,容易折弯、断裂等,这样就会导致外漏的金属丝出现分散、断裂的情况,参见图1所示。后续在将其和金属端子连接的时候,会存在某些金属丝未处在金属端子内,这样就会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需要人工手动先对金属丝捋好之后再和金属端子连接。这种方式中,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相对较高,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板、安装于立板上的驱动轮及托板,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的前侧,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所述立板后侧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环形槽,多条所述环形槽由前向后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环形槽之间构成环状凸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横板及两根调节杆,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托板的正下方,且所述横板的后端与所述立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间隔设有两个螺孔,每一所述调节杆的中部与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板、安装于立板上的驱动轮及托板,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立板的前侧,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正下方,所述立板后侧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环形槽,多条所述环形槽由前向后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环形槽之间构成环状凸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端部卷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横板及两根调节杆,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托板的正下方,且所述横板的后端与所述立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间隔设有两个螺孔,每一所述调节杆的中部与一个所述螺孔螺接相连,所述调节杆的顶部与所述托板底部转动相连,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向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泰柯尼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