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341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二次电池包括极片以及与极片连接的极耳,沿极片展开后的宽度方向,极片分为靠近极耳的第一区域、远离极耳的第三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极片的宽度W、第一区域的宽度H<subgt;1</subgt;、第二区域的宽度H<subgt;2</subgt;和第三区域的宽度H<subgt;3</subgt;之间满足:0.2W≤H<subgt;1</subgt;≤0.6W、0.2W≤H<subgt;2</subgt;≤0.6W、0.2W≤H<subgt;3</subgt;≤0.6W;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活性材料,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活性材料,第三区域包括第三活性材料,第一活性材料的粒径为Dv50‑<subgt;1</subgt;,第二活性材料的粒径为Dv50<subgt;‑2</subgt;,第三活性材料的粒径为Dv50<subgt;‑3</subgt;,0.7≤Dv50‑<subgt;1</subgt;/Dv50<subgt;‑2</subgt;≤0.9,0.7≤Dv50‑<subgt;2</subgt;/Dv50<subgt;‑3</subgt;≤0.9,其中,7.5μm≤Dv50‑<subgt;2</subgt;≤12μ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改善极片宽度方向的温升分布,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严峻问题,电动交通工具、大型动力电源及储能领域电源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必然。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具有储能密度大、开路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能储存、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对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现有的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期间极片宽度方向温升不同,尤其是靠近极耳区域的温升大,远离极耳区域的温升小,导致二次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分布不一致,影响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以改善极片宽度方向的温升分布,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以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的例子来解释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并不仅限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极片以及与所述极片连接的极耳,沿所述极片展开后的宽度方向,所述极片分为靠近所述极耳的第一区域、远离所述极耳的第三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极片的宽度W、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H1、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H2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H3之间满足:0.2W≤H1≤0.6W、0.2W≤H2≤0.6W、0.2W≤H3≤0.6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7μm≤Dv50-1≤10μm,和/或,8.5μm≤Dv50-3≤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电荷转移阻抗为Rct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极片以及与所述极片连接的极耳,沿所述极片展开后的宽度方向,所述极片分为靠近所述极耳的第一区域、远离所述极耳的第三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所述极片的宽度w、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h1、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h2和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h3之间满足:0.2w≤h1≤0.6w、0.2w≤h2≤0.6w、0.2w≤h3≤0.6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7μm≤dv50-1≤10μm,和/或,8.5μm≤dv50-3≤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电荷转移阻抗为rct1,所述第二区域的电荷转移阻抗为rct2,0.7≤rct1/rct2≤0.9,43.5mω/mm2≤rct2≤113mω/m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三区域的电荷转移阻抗为rct3,0.7≤rct2/rct3≤0.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40mω/mm2≤rct1≤86mω/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