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24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无性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性状优良的灯盏花品种进行分株处理,对分株得到的灯盏花小植株放到稀释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并适当翻动,晾干表面水分后进行水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将分离得到的小植株进行水培,缓苗期短,生长势强,分蘖快,不易早开花,有效含量高,产量也高,保活率也从10%到超过95%,还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从而确保后代植物与母株具有相同的品质和特性,减少遗传变异,使其在遗传上更为稳定,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经济效益,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无性培养。


技术介绍

1、云南省是野生灯盏花资源主要分布省份,也是灯盏花主要的种植、加工生产和开发省份,集聚了灯盏花全国100%的原料生产、97%以上的药材原料供应、100%的浸膏和提取物生产,形成了种植、提取、制剂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被列为云南省“五大天然系列”药物之一加以重点开发。

2、由于长期采挖,灯盏花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且传统育种方法主要以种子直播且撒播为主,由于种子比较小,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用种量大、出苗率低、缺苗严重、壮苗率低、杂草危害严重、产量不高、商品率低、劳动力投入多、生产效益低下等局限性,加之灯盏花是严格的自交不亲和植物,这意味着它不能通过自花授粉来繁殖后代,这进一步限制了其自然繁殖的能力,导致其种源退化严重。虽有研究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新的灯盏花品种,但这种方法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投入。

3、在植物栽培中,为减少植物变异、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植物扦插、压条、分株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成为不错的选择。目前,灯盏花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主要有组织培养和非试管高效快繁培养,由于植物组织培养存在分化能力低、生根少、易出现褐化、黄化和玻璃化现象等问题,且培养得到的灯盏花苗还需要特定的培养基和激素进行培养才能达到100%的分化率、生根率和诱导率,后期的练苗周期较长,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要求都较高;非试管高效快繁培养虽可降低变异率,但也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等问题,农民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真正实现产业化目标的项目寥寥无几。

4、传统的分株技术在其他植物的应用上虽已成熟,因为其他植物对分株方法没有太高要求,但是灯盏花对分株的要求比较高,而现有的分株方式比较随意,导致切割后植株伤口过大,腐败率和褐化率提高,加之消毒技术不过关,传统的土壤栽培根腐病严重,成活率极低,因此难以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相较于土培技术来说,水培系统能够提供一个更可控和高效的环境来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优化植物的营养状态。然而现有的灯盏花水培苗均是通过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种子漂浮育苗技术或花药培养等方式得到植株后再进行移栽,存在前期培育时间过长、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以及品质不齐等问题。同时,营养液配方的选择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植物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植物的生长特性和需求来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加之,目前在水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尚未存在灯盏花以根蘖方式进行分株繁殖的快繁栽培技术。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灯盏花水培分株扩繁保活方法,需要解决适宜灯盏花的营养液配方、统一切割技术、把握消毒时间、降低腐败率和褐化率、提高植株存活率、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减少变异频率等系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灯盏花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2、(1)将灯盏花清洗干净,去除老根、老叶后进行分株,得到小植株。

3、所述分株方法为以下3种的一种(根据灯盏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当灯盏花分蘖边缘清晰(分蘖边缘清晰是指灯盏花的根状茎是分开的,但根部连接在一起)时,沿分蘖边缘切分。

5、当灯盏花分蘖边缘不清晰(分蘖边缘不清晰是指灯盏花的根状茎是完全连接在一起的)且根状茎的直径大于1.5cm时,先沿灯盏花中间,将灯盏花分为两半,再沿每一半的中间,将灯盏花再次分为两半,最终将灯盏花分为4株小植株。

6、当灯盏花分蘖边缘不清晰且根状茎的直径在1.5cm以内时,沿灯盏花中间将灯盏花分为两半,得到2株小植株。

7、(2)将得到的小植株放置到稀释了250倍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并翻动,捞出晾干表面水分。

8、(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小植株进行水培,直到小植株长出新根。

9、优选的,步骤(1)中的灯盏花为品种优良、健壮、具有较多分蘖和无病虫害的植株。

10、优选的,步骤(1)中用于分株用到的工具需要提前用稀释250倍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在使用过程中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11、优选的,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叶柄加叶片共保留5~6cm,每株小植株保留主根或须根,且保留3~5片嫩叶。

12、优选的,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没有保留主根或须根的,在水培之前需要用稀释1000倍的萘乙酸浸泡小植株根部5分钟,浸泡深度为3~4cm。

13、优选的,步骤(2)中浸泡并翻动的时间为20~30秒。

14、优选的,步骤(3)中水培所用的基质清洗干净后,再用稀释500倍的多菌灵悬浮剂进行浸泡消毒24小时,间隙适当翻动几次,以去除潜在的病原菌。

15、优选的,步骤(3)中小植株根部要接触到营养液,且芯叶不可被掩埋,可用去离子水喷湿所有叶片。

16、优选的,步骤(3)中水培所用的培养液的配方和用量如下:

17、

18、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导电率值在2000~2500μs/cm,溶解氧量为8mg·l-1。

19、优选的,所述营养液中加入多菌灵悬浮剂,加入量为2g/l。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毒药品是从众多消毒药品中筛选出不仅对植株消毒彻底且伤害小的药品。

2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割方法、切割大小、消毒方法和消毒时间可有效降低植株的褐化率和腐败率。

23、(3)本专利技术分株得到的小植株能直接在水培环境中生长,缓苗期短,生长势强,分蘖快,不易早开花,产量也高,保活率也从10%到超过95%。

24、(4)本专利技术发现用稀释250了倍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分离得到的小植株进行消毒能有效降低小植株的染菌率、褐化率,并且提高存活率。

25、(5)本专利技术所述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灯盏花中野黄芩苷和总咖啡酸酯的含量。

26、(6)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提高了灯盏花繁殖效率和苗的均匀度,同时跳过种子萌发的过程,减少了因种子成熟度不一致带来的发芽率问题,通过调节营养液配比,可以达到100%的诱导率和生根率,提高了苗的存活率,还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从而确保后代植物与母株具有相同的品质和特性,减少遗传变异,使其在遗传上更为稳定。

27、(7)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提高了繁殖速度,可在原种植物数量基数上按几何级数高效增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分株用到的工具需要用稀释250倍液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且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叶柄加叶片共保留5~6cm,每株小植株保留主根或须根,且保留3~5片嫩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没有保留主根或须根的,在水培之前需要用稀释1000倍的萘乙酸浸泡小植株根部5分钟,浸泡深度为3~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泡并翻动的时间为20~30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培所用的培养液的配方和用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导电率值在2000~2500μs/cm,溶解氧量为8mg·L-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中加入多菌灵悬浮剂,加入量为2g/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分株用到的工具需要用稀释250倍液的质量浓度为9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且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叶柄加叶片共保留5~6cm,每株小植株保留主根或须根,且保留3~5片嫩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灯盏花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小植株没有保留主根或须根的,在水培之前需要用稀释1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光彭明俊曾郁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