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强度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的质量管控过程中,施工现场和预拌混凝土企业需要早龄期强度推定混凝土强度,以预判混凝土的质量情况,达到监测混凝土质量情况的目的。
2、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早龄期强度推定公式f28=fnlg28/对早龄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将混凝土3d、7d、28d强度收集起来进行分析。使用传统/,用3d、7d强度进行计算,每个强度等级根据配合比数量取16组数据,取3d、7d混凝土实测值,计算28d强度值,得出3d、7d早期强度推定28d强度的推定值。
3、传统早龄期强度推定公式已经成立了将近50年,50年的原材料变化及配合比的设计方式都发生的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水泥的发展、掺合料的发展以及目前普遍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对早龄期强度推定公式进行修正。通过观察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误差,发现基准混凝土(纯水泥)、单掺粉煤灰、单掺矿渣粉、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误差存在一定的规律,即基准混凝土的强度误差已经很大,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误差率减小,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误差率同样减小。基于这个规律,首先对基准混凝土进行修正,在基准混凝土修正的基础上,再进行粉煤灰、矿渣粉掺量的修正。
4、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对比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误差时,需要进行各个等级混凝土的配比以及强度检测,而目前都是人工进行各个等级混凝土的配比以及强度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包括支架总成、上料机构、搅拌桶、取样机构、样品箱和强度检测机构,从所述支架总成的进料端至出料端,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搅拌桶、所述取样机构、所述样品箱和所述强度检测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上;
4、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向所述搅拌桶内定量输送多种原料;
5、所述搅拌桶用于将所述原料与水混合成混凝土浆,且出料端设有输送泵;
6、所述取样机构包括转盘和多个模具,所述转盘与所述支架总成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模具沿着所述转盘的周向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7、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混凝土浆注入所述模具内,所述混凝土浆在所述模具内凝固成混凝土样品;所述样品箱用于储存混凝土样品;
8、所述强度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检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机构能够根据配比需求实现多种原料的精准定量输送,确保每种等级的混凝体所需的原料配比精确,根据原料量向搅拌桶内注入对应所需的水量。搅拌桶将原料与水混合成均匀的混凝土浆,而且其出料端设置的输送泵能够准确地将混凝土浆送入模具内,并且通过转盘旋转,使多个模具依次与输送泵进行位置配合,使输送泵将混凝土浆依次注入到多个模具内。将装有混凝土浆的多个模具置于样品箱内进行保存,并且在模具外表面贴上标签,记录混凝土的凝固天数。然后根据实际的实验需求,选取对应天数的模具,并且将混凝土样品进行脱模后,移动至强度检测机构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检测。本申请中通过集成上料机构、搅拌桶、取样机构、样品箱和强度检测机构,实现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劳动强度。
10、可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送带和多个螺旋定量给料机,所述传送带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上,用于向所述搅拌桶内输送原料;
11、多个所述螺旋定量给料机均安装在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分别用于向所述传送带定量输送一种原料。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物料输送,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提高生产效率。多个螺旋定量给料机则可以精确控制每种原料的输送量,保证混合比例的准确性。
13、可选的,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桶盖、搅拌叶片和进料斗,所述桶体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上;
14、所述桶盖安装在所述桶体的桶口处;
15、所述搅拌叶片设在所述桶体内,且与所述桶盖转动连接;
16、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与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相连;
17、所述输送泵安装在所述桶体的桶底。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体安装在支架总成上,确保了整个搅拌过程的稳定性。桶盖安装在桶体的桶口处,防止搅拌过程中原料飞溅。搅拌叶片设在桶体内并与桶盖转动连接,实现了高效均匀的搅拌效果。进料斗安装在桶体的侧壁并与传送带的出料端相连,保证了原料的连续供应,提高了生产效率。输送泵安装在桶体的桶底,能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顺利输送到模具内,确保了混凝土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19、可选的,所述模具包括定型管、端盖、侧出料槽和隔离纸模,所述定型管竖向设置;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定型管的下端,且还与所述转盘可拆卸连接;
20、所述侧出料槽设在所述定型管的侧壁上端;
21、所述隔离纸模设在所述定型管以及所述侧出料槽内,与所述定型管内壁以及所述侧出料槽内壁接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型管竖向设置,确保混凝土浆能够均匀填充,提高样品成型质量。端盖与定型管下端及转盘可拆卸连接,方便快速更换模具以及混凝土样品脱模。侧出料槽设在定型管侧壁上端,便于多余混凝土浆的排出,提高样品精度。隔离纸模与定型管及侧出料槽内壁紧密接触,混凝土浆在隔离纸模内凝固形成混凝土样品,避免混凝土与定型管相连,利于混凝土样品的脱模。
23、可选的,所述转盘包括承载环和转管,所述转管与所述支架总成转动连接;
24、所述承载环与所述转管同轴连接;
25、所述承载环的周向上设有多个插槽,每个所述端盖上设有插头,多个所述插头与多个所述插槽对应设置,所述插头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管驱动承载环旋转,使多个模具依次与输送泵进行位置配合。插头与插槽相配合,使模具能够在承载环上快速拆装。
27、可选的,所述承载环与所述转管之间连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较大直径的一端与所述转管的内孔同轴相连,所述锥形管较小直径的一端与所述转管同轴相连;
28、所述侧出料槽远离所述定型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承载环的内侧;
29、所述取样机构还包括活塞和喷头,所述活塞可升降的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上,且能够与一个所述转管同轴,用于将该所述转管内多余的混凝土浆挤压到所述侧出料槽内。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转管内注入混凝土后,在承载环旋转过程中,该转管能够移动至与活塞同轴的,并且暂停,然后活塞下降进入转管内,将侧出料槽槽底上方的混凝土挤压到侧出料槽内。侧出料槽将多余混凝土排入锥形管内后,经由转管定向排出。
31、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0)、上料机构(1)、搅拌桶(2)、取样机构(3)、样品箱(5)和强度检测机构(6),从所述支架总成(10)的进料端至出料端,所述上料机构(1)、所述搅拌桶(2)、所述取样机构(3)、所述样品箱(5)和所述强度检测机构(6)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传送带(11)和多个螺旋定量给料机(13),所述传送带(11)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用于向所述搅拌桶(2)内输送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包括桶体(21)、桶盖(22)、搅拌叶片(23)和进料斗(25),所述桶体(21)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2)包括定型管(321)、端盖(322)、侧出料槽(323)和隔离纸模(324),所述定型管(321)竖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311)与所述转管(313)之间连有锥形管(312),所述锥形管(312)较大直径的一端与所述转管(313)的内孔同轴相连,所述锥形管(312)较小直径的一端与所述转管(313)同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的喷头(34),所述喷头(34)用于向所述锥形管(312)的内壁喷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箱(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箱门(51)和第二箱门(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检测机构(6)包括机械手(61)和抵压组件(62),所述机械手(61)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所述抵压组件(62)包括竖杆(621)、承压件(622)、压力传感器(623)和测距仪(624),所述竖杆(621)的一端与所述机械手(61)相连,所述竖杆(621)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62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10)、上料机构(1)、搅拌桶(2)、取样机构(3)、样品箱(5)和强度检测机构(6),从所述支架总成(10)的进料端至出料端,所述上料机构(1)、所述搅拌桶(2)、所述取样机构(3)、所述样品箱(5)和所述强度检测机构(6)依次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传送带(11)和多个螺旋定量给料机(13),所述传送带(11)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用于向所述搅拌桶(2)内输送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包括桶体(21)、桶盖(22)、搅拌叶片(23)和进料斗(25),所述桶体(21)安装在所述支架总成(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32)包括定型管(321)、端盖(322)、侧出料槽(323)和隔离纸模(324),所述定型管(321)竖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包括承载环(311)和转管(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鑫,王莹,程旭,黄艳平,李立雷,张全贵,许子敬,张孟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