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208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0
本申请涉及轻气炮超高速发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托结构,弹托结构包括弹托主体、气体发生装置和触发装置,弹托主体上形成有弹槽,弹托主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托,子托绕预设轴线呈环形分布,预设轴线为弹槽的中心轴线;气体发生装置设置于子托靠近预设轴线的一侧;触发装置与气体发生装置连接,用于触发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推动子托远离预设轴线。本申请通过触发装置能够触发气体发生装置使其产生气体,从而利用气压推动子托横向远离中心轴线,实现子托与弹丸之间的主动式分离。在避免对弹丸状态产生影响的同时,大幅提升弹丸弹托分离效果,实现更高速度条件下的弹丸弹托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轻气炮超高速发射,尤其涉及弹托结构


技术介绍

1、轻气炮超高速发射系统广泛应用于空间碎片、小行星防御等空间超高速撞击领域,通过二级/三级轻气炮发射球形等特定形状的弹丸至超高速(3km/s以上),模拟空间碎片、小行星等超高速撞击过程并分析撞击效应,以实现相应的科学或工程目的。以轻气炮发射特定形状弹丸,需以弹托对弹丸进行支撑、固定,确保弹丸与发射管之间的自密封性能,保证弹丸在发射管中加速运动过程的准直性和飞行稳定性,同时对发射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弹丸在发射管中的加速运动对发射管造成损伤。当弹丸弹托飞出发射管后,由于试验要求,弹托必须与弹丸及时进行分离,以确保只有弹丸按预定参数撞击至试验靶,从而达到预定试验目的。因此,确保超高速飞行弹丸弹托在有限飞行距离的有效分离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2、目前,对于弹丸弹托的分离,通常选用通过外力作用的被动式分离技术。但是,随着发射速度的提升,特别是8km/s以上超高速发射条件下,基于气动阻力和强制作用等作用方式的被动式弹丸弹托分离技术难以完成超高速飞行弹丸弹托在有限飞行距离的有效分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托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托和第二子托,所述第一子托靠近所述第二子托的侧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子托靠近所述第一子托的侧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容纳槽,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子托与所述第二子托的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点位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托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托和第二子托,所述第一子托靠近所述第二子托的侧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子托靠近所述第一子托的侧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共同形成容纳槽,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子托与所述第二子托的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点位于所述弹槽的中心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靠近所述弹槽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托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明任思远张品亮武强李景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