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o型圈,具体涉及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使用方法及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1、o型圈是一种在机械领域常用的密封部件,截面为圆形。使用时,将其安装于呈环状的目标环槽内,然后被两侧的部件压缩,在两个或多个部件之间形成有效密封。对于o型圈的装配可依靠真空吸附装置实现自动化装配,通过真空吸附装置将o型圈吸附固定,再通过三维方向上的驱动机构带动真空吸附装置移动至目标环槽处,再将o型圈置于目标环槽内。然而,上述真空吸附装置只适于尺寸较小的o型圈,在使用真空吸附装置对大尺寸的o型圈进行自动化装配时,由于o型圈更容易发生大尺寸的形变而导致容易出现多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便于自动化装配,在被吸附抓取前,o型圈一般层叠放置,在最上面的o型圈被吸附抓取时,由于最上面的o型圈的下部是其他具有弹性的o型圈,就容易导致最上面被吸附的o型圈整体难以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可能导致最上面的o型圈局部未被吸附。其次,o型圈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在装配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o型圈的尺寸相较于其设计尺寸可能发生形变而变大。上述形变引起的不规则变化容易导致o型圈相对目标环槽发生倾斜、移位,进而导致o型圈的局部无法装入目标环槽。上述无法装入目标环槽的o型圈的外侧边缘部分还容易在装配时被两侧部件挤压切除,导致o型圈损坏。目前现有的技术采用人工装配,人工将o型圈放入槽中后整体进行挤压和调整,最终使o型圈压进凹槽中,这种情况下,需要人工来回调整,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质量存在不确定性,人工装配质量也因人而异,差异化较大。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041510a,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使用方法及上料设备,利用定型装置对被装配至目标环槽之前的o型圈进行定型,通过外挤压面和内挤压面配合对置入到挤压槽内的o型圈进行挤压,通过挤压作用使得o型圈定型。待o型圈定型后,再使用真空吸附装置对o型圈进行吸附抓取,由于o型圈已经被定型,能够减少o型圈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的形变,能够提升装配的成功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内挤压机构和外挤压机构,所述内挤压机构为圆环形,所述内挤压机构的外圈具有外挤压面,所述外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内挤压机构外;所述外挤压机构包括多个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挤压块,多个所述挤压块环绕所述内挤压机构设置,每个挤压块朝向内挤压机构的一面为内挤压面;每个挤压块背向内挤压机构的一面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动力源。
4、可选地,所述外挤压面与内挤压面均为弧形曲面。
5、可选地,内挤压机构的厚度大于等于o型圈半径的三分之一,小于等于o型圈半径的三分之二。
6、可选地,动力源与挤压块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电动推杆,且所述动力源与挤压块之间的传动机构沿内挤压机构的径向设置。
7、可选地,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在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在内挤压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台阶孔,内挤压机构的台阶孔支撑定位于连接柱上,所述内挤压机构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8、可选地,所述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挤压块的底部开设有挤压块连接孔,所述连接座中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安装在所述挤压块连接孔中;所述挤压块外活动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
9、可选地,所述滑柱上套设有弹性件。
10、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通过动力源拉动挤压块,使每个挤压块与内挤压机构保持间隙;
12、将o型圈放入内挤压面与外挤压面之间;
13、通过动力源推动挤压块,使每个挤压块的内挤压面与o型圈相贴,完成对o型圈的挤压定型。
14、一种o型圈上料设备,包括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
15、可选地,所述o型圈上料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取料装置以及真空吸附装置,所述o型圈上料设备和取料装置均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取料装置具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中放置有若干个o型圈;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具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具有与o型圈相匹配的吸附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使用方法及上料设备,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定型装置对被装配至目标环槽之前的o型圈进行定型,先将o型圈置入到挤压槽内,再使用驱动机构驱动外挤压机构活动,调整外挤压面与内挤压面之间的间距值。通过外挤压面和内挤压面配合对置入到挤压槽内的o型圈进行挤压,通过挤压作用使得o型圈定型。待o型圈定型后,再使用真空吸附装置对o型圈进行吸附抓取,由于o型圈已经被定型,能够减少o型圈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的形变,能够提升装配的成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内挤压机构(2)和外挤压机构(3),所述内挤压机构(2)为圆环形,所述内挤压机构(2)的外圈具有外挤压面(20),所述外挤压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挤压机构(2)外;所述外挤压机构(3)包括多个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挤压块(30),多个所述挤压块(30)环绕所述内挤压机构(2)设置,每个挤压块(30)朝向内挤压机构(2)的一面为内挤压面(300);每个挤压块(30)背向内挤压机构(2)的一面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动力源(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挤压面(20)与内挤压面(300)均为弧形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挤压机构(2)的厚度大于等于O型圈(9)半径的三分之一,小于等于O型圈(9)半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源(40)与挤压块(30)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电动推杆,且所述动力源(40)与挤压块(30)之间的传动机构沿内挤压机构(2)的径向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0),在连接柱(10)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在内挤压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台阶孔,内挤压机构(2)的台阶孔支撑定位于连接柱(10)上,所述内挤压机构(2)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柱(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40)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连接座(41),所述连接座(41)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挤压块(30)的底部开设有挤压块连接孔(301),所述连接座(41)中设置有滑柱(410),所述滑柱(410)安装在所述挤压块连接孔(301)中;所述挤压块(30)外活动套设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连接座(4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410)上套设有弹性件(411)。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O型圈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O型圈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上料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6)、取料装置(7)以及真空吸附装置(8),所述O型圈上料设备和取料装置(7)均设置在工作平台(6)上;所述取料装置(7)具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中放置有若干个O型圈(9);所述真空吸附装置(8)具有吸附块(80),所述吸附块(80)具有与O型圈(9)相匹配的吸附槽(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内挤压机构(2)和外挤压机构(3),所述内挤压机构(2)为圆环形,所述内挤压机构(2)的外圈具有外挤压面(20),所述外挤压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挤压机构(2)外;所述外挤压机构(3)包括多个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挤压块(30),多个所述挤压块(30)环绕所述内挤压机构(2)设置,每个挤压块(30)朝向内挤压机构(2)的一面为内挤压面(300);每个挤压块(30)背向内挤压机构(2)的一面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动力源(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挤压面(20)与内挤压面(300)均为弧形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挤压机构(2)的厚度大于等于o型圈(9)半径的三分之一,小于等于o型圈(9)半径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源(40)与挤压块(30)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电动推杆,且所述动力源(40)与挤压块(30)之间的传动机构沿内挤压机构(2)的径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型圈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10),在连接柱(10)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在内挤压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台阶孔,内挤压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段明皞,许宁,赵云,郝艳莉,张佳媛,马文涛,柴萌菲,张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