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鼠光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鼠光缆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光纤光缆的使用越来越多,光缆通常是由内含光纤的松套管、保护层、护套层构成的,保护层为钢带、铝带等,护套层一般为聚乙烯或改进的复合聚烯物。
2、目前通信光缆防鼠方法主要分物理防鼠和化学防鼠两大类;物理防鼠是提高光缆保护层的硬度进行防鼠;化学防鼠主要是在光缆的护套中添加辣味素来进行防鼠,光缆产生驱除气味进行防鼠,化学防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防鼠效果有限,已逐渐被淘汰。现有物理防鼠光缆主要是油膏填充金属加强防鼠,一般在整个缆截面的缝隙中填充油膏采用钢丝或高硬度钢带来铠装防鼠,采用钢丝防鼠时,当钢丝外物体被破坏后钢丝会随着绞合方向进行散开,防鼠能力降低或者无防鼠能力,这种结构光缆多采用中心管结构,光缆芯数受限,该种方式只在小直径的中心管结构光缆中应用;当采用高硬度钢带铠装防鼠时成本高,缆径大,重量大,不易于施工布放,而且截面油膏填充易导致环境污染,油膏清理难度大,不易于施工熔接。
3、因此,需要一种防鼠光缆及其生产方法,用于提高光缆防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鼠光缆,包括:光缆主体,包括内保护层及外保护层,所述内保护层内设置有多个光缆单元,所述内保护层与所述外保护层之间设置有物理防鼠层,所述物理防鼠层与所述内保护层之间设置有啃咬监测单元,所述啃咬监测单元包括多个啃咬监测装置,相邻两个啃咬监测装置的间距一致;设置在所述光缆主体上的数据交互模块,用于
2、进一步地,所述内保护层由聚乙烯内护套及芳纶纱层组成;所述物理防鼠层包括多根围绕内保护层均匀设置的防鼠加强管,其中,所述防鼠加强管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所述啃咬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防鼠加强管与所述外保护层之间;所述外保护层包括聚乙烯外护套。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用于生产上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包括:获取防鼠光缆的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根据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确定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啃咬监测装置间距;根据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以及啃咬监测装置间距,生产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对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进行啃咬模拟,获取啃咬模拟数据;根据所述啃咬模拟数据,确定啃咬监测参数,其中,所述啃咬监测参数用于指示数据交互模块上传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所述啃咬监测参数还用于指示云端对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4、进一步地,根据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确定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包括:确定多个环境因素;根据多个环境因素,获取多个参照区域的环境信息和老鼠活动信息;根据多个参照区域的环境信息和老鼠活动信息,从所述多个环境因素中确定多个影响环境因素;根据所述多个影响环境因素和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确定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
5、进一步地,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包括:获取多个第一测试光缆主体在多个测试场景下的第一啃咬测试数据,其中,任意两个测试场景对应的啃咬风险值不同,任意两个第一测试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不同;根据多个测试光缆主体在多个测试场景下的第一啃咬测试数据,建立第一回归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为啃咬风险值,所述第一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为物理防鼠层的厚度;通过第一回归模型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
6、进一步地,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啃咬监测装置间距,包括:对于每个测试场景,获取多个第二测试光缆主体在测试场景下的第二啃咬测试数据,其中,每个第二测试光缆主体内均布设有啃咬监测装置,任意两个第二测试光缆主体内啃咬监测装置间距不同,每个第二测试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基于所述第一回归模型确定;根据多个第二测试光缆主体在每种测试场景下的第二啃咬测试数据,建立第二回归模型,其中,所述第二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为啃咬风险值,所述第二回归模型的因变量为啃咬监测装置间距;通过第二回归模型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啃咬监测装置间距。
7、进一步地,对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进行啃咬模拟,获取啃咬模拟数据,包括:根据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啃咬风险值、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和啃咬监测装置间距,确定模拟啃咬参数;通过模拟啃咬参数,控制模拟啃咬装置对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进行啃咬模拟,获取啃咬模拟数据。
8、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啃咬模拟数据,确定啃咬监测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啃咬模拟数据,确定每个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其中,所述啃咬监测参数至少包括每个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
9、进一步地,所述啃咬监测参数指示数据交互模块上传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包括:数据交互模块根据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确定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根据每个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确定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上传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和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
10、进一步地,所述啃咬监测参数指示云端对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云端根据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和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的关联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确定啃咬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接收云端下发的对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的数据分析结果,控制多个驱鼠组件进行驱鼠操作,包括:根据云端确定的啃咬位置,从多个驱鼠组件中确定目标驱鼠组件;控制目标驱鼠组件进行驱鼠操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鼠光缆及其生产方法,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置物理防鼠层,如使用金属铠装层、钢带、玻璃纤维或尼龙护套等硬质材料,可以有效防止鼠类等啮齿动物咬坏光缆的外皮或内部光纤,从而提高光缆的抗咬合力。当啃咬监测单元检测到异常啃咬时,数据交互模块会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云端确认异常后,可通过数据交互模块控制驱鼠组件进行驱鼠操作,进一步保护光缆免受鼠害。多个啃咬监测装置均匀分布在光缆内保护层与外保护层之间,能够实时监测光缆是否受到啃咬。一旦检测到啃咬行为,啃咬监测单元会立即采集数据并上传至云端。数据交互模块负责高效、准确地传输啃咬监测数据至云端。云端则利用先进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快速识别出异常的啃咬监测单元及其关联单元,从而实现对啃咬位置的初步判断。通过云端对啃咬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大致确定啃咬发生的位置,有助于维护人员快速定位并修复受损光缆,减少排查时间。不仅能在光缆受损后进行及时修复,还能通过长期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啃咬风险区域,从而进行预防性维护,降低因光缆受损导致的通信中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层由聚乙烯内护套及芳纶纱层组成;
3.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确定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进行啃咬模拟,获取啃咬模拟数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啃咬模拟数据,确定啃咬监测参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啃咬监测参数指示数据交互模块上传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模块接收云端下发的对啃咬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的数据分析结果,控制多个驱鼠组件进行驱鼠操作,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层由聚乙烯内护套及芳纶纱层组成;
3.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布设区域的环境信息,确定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布设区域的啃咬风险值,确定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的物理防鼠层的厚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防鼠光缆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防鼠光缆的光缆主体进行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怀,邓建国,黄骏,杨卫东,朱维彬,何雨家,余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汇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