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35kw以下的a00级乘用车大都采用后驱桥的形式,电机采用风冷方式,电机散热能力有限,电机持续性能因而受限;而35kw以上的大都采用三合一、水冷方式,电机散热能力加强,持续性能有效提升,但整车需要增加额外增加包含散热器,散热风扇,水泵,水泵控制器,管路等众多零部件的散热系统,造成整车成本上升,整车性价比及竞争性大大降低,同时现有的电驱系统集成度不高,重量更重,尺寸更大,布置困难。此外,当前现有技术方案重量大,效率低,导致整车能耗高。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
4、减速器壳体顶部安装有集成壳体;
5、集成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逆变器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1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器壳体(16)的驱动腔室通过开设的出油通道与油液冷却设备进液端连接,逆变器(2)与油液冷却设备出液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定子(5)、电机转子(6)、平衡板(7)、旋变(8)、电机端盖(9)、输入轴分总成(15)和第二轴承(19),减速器壳体(16)的动力传递腔室敞口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端盖(9),减速器壳体(16)的动力传递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5),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包括减速器壳体(16),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器壳体(16)的驱动腔室通过开设的出油通道与油液冷却设备进液端连接,逆变器(2)与油液冷却设备出液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定子(5)、电机转子(6)、平衡板(7)、旋变(8)、电机端盖(9)、输入轴分总成(15)和第二轴承(19),减速器壳体(16)的动力传递腔室敞口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端盖(9),减速器壳体(16)的动力传递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定子(5),电机定子(5)内设有输入轴分总成(15),输入轴分总成(15)两端过盈安装有第二轴承(19),一组第二轴承(19)与减速器壳体(16)过盈安装,另一组第二轴承(19)与电机端盖(9)过盈安装,电机端盖(9)安装孔内安装有旋变(8),且输入轴分总成(15)靠近电机端盖(9)的端部在旋变(8)内转动,输入轴分总成(15)远离的电机端盖(9)端部通过齿轮与动力传递组件啮合连接,输入轴分总成(15)外端固定安装有电机转子(6),且电机转子(6)在电机定子(5)内转动,电机转子(6)左右侧壁均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用于平衡的平衡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锥轴承(13)、中间轴分总成(14)和中间轴齿轮(17),动力传递腔室内安装有锥轴承(13),锥轴承(13)之间连接有中间轴分总成(14),中间轴分总成(14)固定连接有中间轴齿轮(17),且中间轴齿轮(17)与输入轴分总成(15)上的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差速组件包括差速器总成(11)和第一轴承(18),减速腔室内安装有两组第一轴承(18),第一轴承(18)之间固定安装有差速器总成(11),第一轴承(18)与中间轴分总成(14)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的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动力驱动组件的电机定子(5)冷却的定子冷却组件包括进口油路(42)、径向油道(43)、定子铁芯油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迷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