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边坡或斜坡的稳定,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岩和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和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
2、现有的生态护坡,一般都是通过护坡框架配合种植植物来,控制水土流失,但是在种植完植物后,灌溉植物的时候通常是使用在护坡防护装置的顶部设置水管,利用从上至下的水流对植物进行灌溉,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对植物的均匀灌溉,还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造成植物的成活率低,生态护坡的防护效果差,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均匀灌溉植物的生态护坡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能够解决植物成活率底护坡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包括护坡本体、护坡结构和灌溉结构,护坡本体底部设置有蓄水槽,护坡结构位于护坡本体的表面,灌溉结构位于蓄水槽内部,灌溉结构包括水泵,水泵固定连接在蓄水槽的底部,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口,旋转接口远离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水管,护坡骨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往复转动电机,转动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喷
3、优选的,所述水管与护坡本体固定连接,往复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水管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护坡结构包括防护网,防护网铺设在护坡本体的表面,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护坡骨架,护坡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每两个护坡骨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护坡本体的预留槽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护坡本体的表面开设有水平槽和排水槽,蓄水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
7、优选的,所述水平槽与排水槽相连通,排水槽与蓄水槽相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该生态护坡防护装置,转动水管通过往复转动电机的往复转动,使得转动水管往复转动,进而使得喷雾阀门进行往复转动,对护坡植被进行均匀的灌溉,便于植被生长,提升了护坡防护效果,提升了植被的成活率。
10、(2)、该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护坡本体的内部,护坡骨架与连接板十字设置,使本装置便于对护坡本体进行稳定防护,减少了护坡本体的水土流失,提升了防护效果,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11、(3)、该生态护坡防护装置,通过水平槽和排水槽的设置,便于对雨水进行导向分流,防止雨水对护坡本体上的泥土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提升实用性,提升了护坡防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1)与护坡本体(1)固定连接,往复转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转动水管(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包括防护网(2),防护网(2)铺设在护坡本体(1)的表面,防护网(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护坡骨架(3),护坡骨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每两个护坡骨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与护坡本体(1)的预留槽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水平槽(6)和排水槽(7),蓄水槽(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槽(6)与排水槽(7)相连通,排水槽(7)与蓄水槽(8)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1)与护坡本体(1)固定连接,往复转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转动水管(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包括防护网(2),防护网(2)铺设在护坡本体(1)的表面,防护网(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护坡骨架(3),护坡骨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每两个护坡骨架(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美君,李国辉,万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晟泰水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