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和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5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和电池包,该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外接件、第一汇流件和第一跨接件,第一外接件设置于第一安装区,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汇流件和第一跨接件连接;第二外接件、第二汇流件和第二跨接件,第二外接件设置于第二安装区,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汇流件和第二跨接件连接,外接件、汇流件和跨接件为扁平状。本申请的外接件、汇流件和跨接件为扁平状,扁平状结构一方面可以降低外接件、汇流件和跨接件在各自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使外接件与汇流件之间,以及外接件与跨接件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从而避免因接触电阻过大而导致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要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化学储能作为新型储能的代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储能电池包需要使用大量的正负极输出接插件,常见的插接件包括对接的快插件和锁端子的接线盒。对接的接插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热量,散发的热量会传导到最近的电池包,进而导致电池包出现温差不均,影响电池寿命,对接的接插件还存在成本高的缺点。锁端子的接线盒存在尺寸大和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和电池包,该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具有体积小和发热量低的优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外接件、第一汇流件和第一跨接件,所述第一外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件和所述第一跨接件连接;以及第二外接件、第二汇流件和第二跨接件,所述第二外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汇流件和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顶盖(241)、第二顶盖(242)、第三顶盖(243)和第四顶盖(244),所述第一顶盖(241)和所述第二顶盖(242)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1),所述第三顶盖(243)和所述第四顶盖(244)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区(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件(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件(130)和所述第一跨接件(140)栓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顶盖(241)、第二顶盖(242)、第三顶盖(243)和第四顶盖(244),所述第一顶盖(241)和所述第二顶盖(242)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1),所述第三顶盖(243)和所述第四顶盖(244)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区(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件(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件(130)和所述第一跨接件(140)栓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1)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60),所述第一外接件(120)具有第一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160)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转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接件(170)包括第一段外接件(171)和第二段外接件(172),其中,所述第一段外接件(171)和所述第二段外接件的主体部(172b)均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高成铨杨锐淇党佳琦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