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房屋改造,具体为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
技术介绍
1、与拆除重建相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改造,能够用比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好的使用功能和环保价值。
2、房屋改造时,通常都是在原始的房屋上继续搭建楼层,而传统搭建楼层大多都是采用混凝土方式进行搭建;但是,该种搭建方式的工期比较长,劳动量也比较大;虽然也有少量的用户在原始的房屋上搭建铁皮状的房屋,由于铁皮形的房屋在下雨天使用时,噪音比较大,因此给用户带来不适。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包括房屋本体,房屋本体的上部安装有底座,底座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插装有立柱,且多个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底座的顶部和顶板的底部分别固定有插装槽,相对照的两个插装槽之间插装有木质板材,且位于同侧的多个木质板材形成一个墙面。
3、进一步的:安装座的内部沿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下部开设有锁止孔,立柱的底端固定有与滑槽和锁止孔配合使用的滑块。
4、进一步的:顶板的拐角处均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侧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且立柱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螺栓配合使用的螺纹孔。
5、进一步的:底座和安装座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阶梯孔,阶梯孔的内部安装有与房屋本体相固定的膨胀螺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包括房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的上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安装座(3),且安装座(3)的内部插装有立柱(4),且多个立柱(4)的顶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5),所述底座(2)的顶部和顶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有插装槽(6),相对照的两个插装槽(6)之间插装有木质板材(7),且位于同侧的多个木质板材(7)形成一个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内部沿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8),且滑槽(8)的下部开设有锁止孔(9),所述立柱(4)的底端固定有与滑槽(8)和锁止孔(9)配合使用的滑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的拐角处均固定有固定座(11),且固定座(11)的侧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栓(13),且立柱(4)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3)配合使用的螺纹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安装座(3)上分别开设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板材(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燕尾块(17)和燕尾槽(18),相邻的所述木质板材(7)通过燕尾块(17)和燕尾槽(18)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包括房屋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本体(1)的上部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拐角处均安装有安装座(3),且安装座(3)的内部插装有立柱(4),且多个立柱(4)的顶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5),所述底座(2)的顶部和顶板(5)的底部分别固定有插装槽(6),相对照的两个插装槽(6)之间插装有木质板材(7),且位于同侧的多个木质板材(7)形成一个墙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居改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内部沿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8),且滑槽(8)的下部开设有锁止孔(9),所述立柱(4)的底端固定有与滑槽(8)和锁止孔(9)配合使用的滑块(10)。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庆韬,张念,陶伟领,解陶然,王世权,张宗鹏,屈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知新营造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