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42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3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左侧滑动设置有竖向支撑滑道,且竖向支撑滑道的右侧滑动设置有横向支撑滑道,所述横向支撑滑道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焊枪,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右侧开设有滑槽二,且滑槽二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前端与工作台外壁固定连接的电机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放在有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便于更好的对极板本体不同位置进行焊接处理,同时可对极板本体进行自动翻面处理,即可更好的对极板本体进行全自动化多方位焊接处理,节省人力,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具体为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于氢能的使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水电解制氢技术因为可以安全高效的获得氢气而备受青睐。水电解制氢的设备是电解槽,可以通过电能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位于双极板两侧。双极板作为电解槽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解槽的性能。

2、现有水电解槽技术的双极板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整体金属板,金属使用量大,加工复杂,重量大,造价高。电解液与金属板通道直接接触,不可避免的是金属离子进入电解液中。第二种是金属板和外侧粘贴非金属边框。

3、现有技术中的极板焊接时需要先对正面进行焊接,然后等待阳极板冷却后对其进行翻面对其背面进行焊接,这样的操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大大的降低了阳极板焊接的工作效率。

4、鉴于此,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左侧滑动设置有竖向支撑滑道,且竖向支撑滑道的右侧滑动设置有横向支撑滑道,所述横向支撑滑道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焊枪;

3、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右侧开设有滑槽二,且滑槽二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前端与工作台外壁固定连接的电机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放在有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且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并插接到滑槽二中与丝杆螺纹连接;

4、所述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相反面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五,且电机五输出端转动连接在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的内部,其所述电机五的输出端外端固定连接有u形安装架,所述u形安装架内部通过螺纹杆四安装有挤压板,所述u形安装架的内部插接有极板本体,且挤压板压合在极板本体的边缘处。

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的右侧通过l形支撑架连接有plc控制器,其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一,且滑槽一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工作台的前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一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滑道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一,且滑块一插接到滑槽一中并与螺纹杆一螺纹连接。

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支撑滑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且螺纹杆二的上端与竖向支撑滑道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滑道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二,且滑块二插接到竖向支撑滑道中并与螺纹杆二螺纹连接。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支撑滑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三,且螺纹杆三与横向支撑滑道左侧固定连接的电机三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移动座为t字形结构,且移动座竖截面插接到横向支撑滑道中并螺纹杆三螺纹连接。

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杆的前后端螺纹相反,所述限位板内部开设有与丝杆适配的螺纹孔,且丝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的内部位于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的下方两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内部插接有导向块并与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二与导向槽均为通槽结构。

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四螺纹连接在u形安装架的内部上方中部位置,且螺纹杆四底端与挤压板转动连接。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且导杆插接到u形安装架内部上方两侧开设有的通孔中。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更好的对极板本体不同位置进行焊接处理,同时可对极板本体进行自动翻面处理,即可更好的对极板本体进行全自动化多方位焊接处理,节省人力,增加工作效率。

14、1、本技术中,通过电机一和螺纹杆一的配合,即可带动滑块一和竖向支撑滑道进行前后位置移动,并且通过电机二和螺纹杆二的配合可带动滑块二和横向支撑滑道进行上下位置移动,同时通过电机三和螺纹杆三的配合带动移动座和焊枪进行左右位置移动,即可将焊枪移动到需要焊接使用的位置。

15、2、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四和丝杆的配合,即可将带动限位板、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进行位置移动,此时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相相对位置移动,此时可将前移动板和后移动板之间的间距移动到适合对极板本体进行安装的间距,然后将极板本体插接到一组u形安装架的内侧,最后通过转动螺纹杆四,即可将挤压板挤压在极板本体边缘处对极板本体的位置进行定位。

16、3、本技术中,通过一组电机五带动一组u形安装架进行旋转,即可对极板本体进行翻面处理,方便对极板本体的另一侧面进行焊接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左侧滑动设置有竖向支撑滑道(7),且竖向支撑滑道(7)的右侧滑动设置有横向支撑滑道(11),所述横向支撑滑道(1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座(14),且移动座(14)的底部安装有焊枪(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右侧通过L形支撑架连接有PLC控制器(2),其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一(3),且滑槽一(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4),所述工作台(1)的前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5),且电机一(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一(4)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滑道(7)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一(6),且滑块一(6)插接到滑槽一(3)中并与螺纹杆一(4)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滑道(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8),且螺纹杆二(8)的上端与竖向支撑滑道(7)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二(9)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滑道(11)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二(10),且滑块二(10)插接到竖向支撑滑道(7)中并与螺纹杆二(8)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滑道(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三(12),且螺纹杆三(12)与横向支撑滑道(11)左侧固定连接的电机三(1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移动座(14)为T字形结构,且移动座(14)竖截面插接到横向支撑滑道(11)中并螺纹杆三(12)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7)的前后端螺纹相反,所述限位板(19)内部开设有与丝杆(17)适配的螺纹孔,且丝杆(17)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位于前移动板(20)和后移动板(21)的下方两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内部插接有导向块并与前移动板(20)和后移动板(21)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二(16)与导向槽均为通槽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四(25)螺纹连接在U形安装架(23)的内部上方中部位置,且螺纹杆四(25)底端与挤压板(24)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24)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杆(26),且导杆(26)插接到U形安装架(23)内部上方两侧开设有的通孔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左侧滑动设置有竖向支撑滑道(7),且竖向支撑滑道(7)的右侧滑动设置有横向支撑滑道(11),所述横向支撑滑道(1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移动座(14),且移动座(14)的底部安装有焊枪(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右侧通过l形支撑架连接有plc控制器(2),其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一(3),且滑槽一(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4),所述工作台(1)的前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5),且电机一(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一(4)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滑道(7)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一(6),且滑块一(6)插接到滑槽一(3)中并与螺纹杆一(4)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双极板自动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滑道(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8),且螺纹杆二(8)的上端与竖向支撑滑道(7)顶部固定连接的电机二(9)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滑道(11)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二(10),且滑块二(10)插接到竖向支撑滑道(7)中并与螺纹杆二(8)螺纹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滨卞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布鲁埃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