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989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9
气囊(20)在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时,以从设置于仪表面板(1)的上表面(2)侧的收纳部位(16)朝向上方凸出、且朝向后方展开的方式膨胀。气囊具有:气囊主体(21);以及外系带部(55),其配置于气囊主体的外周面侧。气囊主体在比膨胀完毕时的配置于后表面侧的乘员侧壁部(40)更靠前侧的区域的下表面侧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35)。外系带部构成为,以将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的后下端(21c)侧和凹部的前缘(35a)侧连结的方式配置,能够将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的后下端配置为接近仪表面板的后表面(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结构的气囊装置,即,具有:气囊,其配置于仪表面板的上表面侧,能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充气机,其对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以及收纳部位,其对折叠的气囊和充气机进行收纳。


技术介绍

1、当前,作为这种结构的气囊装置,存在日本特开2016-60390公报所示的结构。当前的气囊装置为了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而配置于副驾席的前方。关于这种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在充气机工作时,折叠收纳于收纳部位内的气囊从收纳部位以朝向上方凸出、且朝向后方展开的方式膨胀,保护就坐于副驾席的乘员。详细而言,通过配置于仪表面板、仪表面板的上方的风挡对膨胀的气囊的前表面侧进行支撑,由此承挡保护向前方移动的乘员。

2、然而,在将这种结构的气囊装置例如搭载于在从乘员就坐的前方坐席向前方大幅隔离的位置配置有仪表面板的类型的车辆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地承挡乘员,气囊的容积会增大,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制造成本增加。这是因为,气囊装置的搭载位置至乘员的距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能够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装置(M),其配置于仪表面板(1)的上表面(2)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M),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M),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M),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M),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装置(m),其配置于仪表面板(1)的上表面(2)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m),其中,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翔太铃木悠矢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