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0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4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旨在解决当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没有对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力减小,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长时间传动而容易出现磨损晃动的技术问题,包括外接板和内接板,所述外接板和内接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相同的连轴孔,所述连轴孔的内部均通过内置槽连接有第一滚珠,所述连轴孔的内部还通过第一滚珠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外接板与内接板的衔接面通过第一凹槽连接有第二滚珠,所述内接板与外接板衔接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本技术实现对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力减小,从而避免了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长时间传动而出现磨损晃动的现象,延长了输送链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送链条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行业中制面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链条作为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链条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客户重视。

2、根据公开专利202220309656.1可知,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至少包括链条主体,在链条主体的其中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侧滚轮,在链条主体背向滚轮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向外伸出的加长轴,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通过侧滚轮与外部设备的侧壁接触解决了链条主体直接与侧壁接触导致磨损的问题,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耐磨机械输送链条没有对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力减小,链条上每个部件的接触部位长时间传动而容易出现磨损晃动的现象,缩短了输送链条的使用寿命。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以解决当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没有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包括外接板(1)和内接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板(1)和内接板(11)的两端均开设有相同的连轴孔(12),所述连轴孔(12)的内部均通过内置槽(13)连接有第一滚珠(14),所述连轴孔(12)的内部还通过第一滚珠(14)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外接板(1)与内接板(11)的衔接面通过第一凹槽(16)连接有第二滚珠(17),所述内接板(11)与外接板(1)衔接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传动轴(15)与所述内接板(11)的衔接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9),所述内接板(11)与传动轴(15)的衔接面通过第四凹槽(20)连接有第三滚珠(21),所述传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包括外接板(1)和内接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板(1)和内接板(11)的两端均开设有相同的连轴孔(12),所述连轴孔(12)的内部均通过内置槽(13)连接有第一滚珠(14),所述连轴孔(12)的内部还通过第一滚珠(14)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外接板(1)与内接板(11)的衔接面通过第一凹槽(16)连接有第二滚珠(17),所述内接板(11)与外接板(1)衔接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传动轴(15)与所述内接板(11)的衔接面开设有第三凹槽(19),所述内接板(11)与传动轴(15)的衔接面通过第四凹槽(20)连接有第三滚珠(21),所述传动轴(15)的两端安装有限位挡板(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槽(13)位于所述连轴孔(12)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珠(14)设置有多个,其中3/4部位活动连接在所述内置槽(13)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机械输送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奕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晟成链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