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886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涉及建筑供能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空气源热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的运作来将光能、风能转换为电能,同时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逆变器转换后的交流电一部分为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电,一部分通过蓄电池进行存储,同时蓄电池存储的电可为充电桩进行供电,当空气源热泵通电运作时可通过蓄热罐、蓄冷罐来为空调进行供能处理,当遇到阴雨天时可通过蓄电池来为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电处理,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蓄电池的配合来实现空气源热泵的持续稳定供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供能,具体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空气源热泵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利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作原理,以环境空气为冷、热源制取冷、热风或者冷、热水的设备,主要零部件包括热侧换热设备、热源侧换热设备及压缩机等,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通过使用较少的电量来实现供能效果。

2、一般通过太阳能板来对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电处理,但在夜晚或若遇到阴雨天气时太阳能板便无法运作,如此便无法对空气源热泵进行持续供电处理,从而造成供能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进行持续且稳定供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导线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有与太阳能光伏板呈并联状态的风力发电器,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空气源热泵,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空气源热泵、蓄电池进行供电,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管道连接有蓄热罐、蓄冷罐,所述蓄热罐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站。

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有空气源热泵主体,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上安装有风机,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上设置有搅动清理件,所述滤板通过搅动清理件连接有清扫杆,所述清扫杆上安装有自洁件。

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动清理件包括有安装于滤板远离空气源热泵主体一端的连接块,所述滤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安装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远离滤板的一端安装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叶片,两个叶片沿着排气管道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叶片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排气管道上方的第四传动锥齿轮,所述排气管道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与第四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所述集气罩上设置有位于排气管道外侧的锥齿轮环,所述锥齿轮环靠近排气管道的一端安装有直齿轮环,所述排气管道的顶部设置有与任一第四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五传动锥齿轮的一端安装有与直齿轮环内侧相啮合的从转直齿轮,所述滤板上安装有位于集气罩外侧的u型架,所述u型架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滤板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连接块内部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

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动清理件还包括有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块内部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滑块,所述清扫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活动滑块的底部,所述往复丝杆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六传动锥齿轮,所述清扫杆与活动滑块连接的转轴外侧安装有第一拨位齿轮,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一拨位齿轮相啮合的直齿条,所述活动滑块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外侧相匹配的月牙销,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滑块相契合的滑槽。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齿轮环与集气罩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环与直齿轮环的内壁直径均大于排气管道横截面的长度、宽度。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道远离集气罩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排气管道的顶部安装有位于第三传动轴远离集气罩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安装有延伸至排气管道内部的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位于叶片与加热器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器均通过导线与外置控制器电性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洁件包括有安装于活动滑块上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拨位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拨位齿轮,所述第二拨位齿轮的顶部安装有位于侧板上方的半齿轮,所述活动滑块上插接有l型插杆,所述l型插杆位于活动滑块远离侧板的一端安装有敲击杆,所述l型插杆远离敲击杆的一端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半齿轮相啮合的移位齿条,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l型插杆相连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l型插杆远离敲击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动滑块相连的第一复位弹簧。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拨位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拨位齿轮的直径。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位齿条与l型插杆通过推杆相连,所述推杆远离移位齿条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板。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气罩与滤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的运作来将光能、风能转换为电能,同时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逆变器转换后的交流电一部分为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电,一部分通过蓄电池进行存储,同时蓄电池存储的电可为充电桩进行供电,当空气源热泵通电运作时可通过蓄热罐、蓄冷罐来为空调进行供能处理,同时蓄热罐所提供的热量通过换热站来为水地暖、生活用水进行供能,当遇到阴雨天时可通过蓄电池来为空气源热泵进行供电处理,通过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器、蓄电池的配合来实现空气源热泵的持续稳定供能;

14、2、通过设置搅动清理件,空气会因集气罩的遮挡穿过排气管道,使得叶片相对排气管道进行转动,以此来使往复丝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滑块沿着往复丝杆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同时第一拨位齿轮沿着直齿条进行自转,从而使得清扫杆在进行水平移动时进行转动,以此来使清扫杆对滤板的表面进行清理,防止滤板上的滤孔因发生堵塞而影响空气进入空气源热泵主体的量,以此实现空气源热泵的持续、稳定供能;

15、3、通过设置自洁件,当第一拨位齿轮沿着直齿条进行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拨位齿轮便会随着第一拨位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半齿轮便会拨动移位齿条进行移动,以此来使移位齿条推动l型插杆进行移动,使得敲击杆向着远离活动滑块的方向进行移动,当半齿轮与移位齿条分离时敲击杆便会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活动滑块发生碰撞,以此来使清扫杆发生震动,从而使得清扫杆上的灰尘杂质与清扫杆分离,以此来提高清扫杆对滤板的清洁效果;

16、4、通过设置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当空气通过排气管道进入空气源热泵主体内部时,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探头对排气管道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行检测,由于天气寒冷导致进入排气管道内部的空气温度较低时,外置控制器便会启动加热器,通过加热器的运作来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以此来提高能效比,减轻机器运行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通过导线连接有逆变器(4),所述逆变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与太阳能光伏板(1)呈并联状态的风力发电器(2),所述逆变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3)、空气源热泵(5),通过逆变器(4)将太阳能光伏板(1)、风力发电器(2)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空气源热泵(5)、蓄电池(3)进行供电,所述空气源热泵(5)通过管道连接有蓄热罐(6)、蓄冷罐(7),所述蓄热罐(6)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5)包括有空气源热泵主体(501),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上安装有风机(503),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502),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的一端安装有滤板(505),所述滤板(505)上设置有搅动清理件,所述滤板(505)通过搅动清理件连接有清扫杆(506),所述清扫杆(506)上安装有自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清理件包括有安装于滤板(505)远离空气源热泵主体(501)一端的连接块(504),所述滤板(505)远离连接块(504)的一端安装有集气罩(507),所述集气罩(507)远离滤板(505)的一端安装有排气管道(508),所述排气管道(508)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叶片(520),两个叶片(520)沿着排气管道(508)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叶片(520)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排气管道(508)上方的第四传动锥齿轮(522),所述排气管道(508)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519),所述第三传动轴(519)的两端均安装有与第四传动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521),所述集气罩(507)上设置有位于排气管道(508)外侧的锥齿轮环(515),所述锥齿轮环(515)靠近排气管道(508)的一端安装有直齿轮环(516),所述排气管道(508)的顶部设置有与任一第四传动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锥齿轮(524),所述第五传动锥齿轮(524)的一端安装有与直齿轮环(516)内侧相啮合的从转直齿轮(518),所述滤板(505)上安装有位于集气罩(507)外侧的U型架(514),所述U型架(51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11),所述第一传动轴(511)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传动锥齿轮(517),所述滤板(505)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连接块(504)内部的第二传动轴(513),所述第二传动轴(5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清理件还包括有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块(504)内部的往复丝杆(528),所述往复丝杆(528)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滑块(527),所述清扫杆(50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活动滑块(527)的底部,所述往复丝杆(528)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锥齿轮(512)相啮合的第六传动锥齿轮(526),所述清扫杆(506)与活动滑块(527)连接的转轴外侧安装有第一拨位齿轮(531),所述连接块(504)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一拨位齿轮(531)相啮合的直齿条(525),所述活动滑块(527)上设置有与往复丝杆(528)外侧相匹配的月牙销,所述连接块(504)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滑块(527)相契合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环(515)与集气罩(5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环(515)与直齿轮环(516)的内壁直径均大于排气管道(508)横截面的长度、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508)远离集气罩(507)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509),所述排气管道(508)的顶部安装有位于第三传动轴(519)远离集气罩(507)一侧的温度传感器(510),所述温度传感器(510)的底部安装有延伸至排气管道(508)内部的检测探头(523),所述检测探头(523)位于叶片(520)与加热器(509)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510)与加热器(509)均通过导线与外置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洁件包括有安装于活动滑块(527)上的侧板(532),所述侧板(532)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拨位齿轮(531)相啮合的第二拨位齿轮(534),所述第二拨位齿轮(5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1)通过导线连接有逆变器(4),所述逆变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与太阳能光伏板(1)呈并联状态的风力发电器(2),所述逆变器(4)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3)、空气源热泵(5),通过逆变器(4)将太阳能光伏板(1)、风力发电器(2)所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为空气源热泵(5)、蓄电池(3)进行供电,所述空气源热泵(5)通过管道连接有蓄热罐(6)、蓄冷罐(7),所述蓄热罐(6)通过管道连接有换热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5)包括有空气源热泵主体(501),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上安装有风机(503),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座(502),所述空气源热泵主体(501)的一端安装有滤板(505),所述滤板(505)上设置有搅动清理件,所述滤板(505)通过搅动清理件连接有清扫杆(506),所述清扫杆(506)上安装有自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清理件包括有安装于滤板(505)远离空气源热泵主体(501)一端的连接块(504),所述滤板(505)远离连接块(504)的一端安装有集气罩(507),所述集气罩(507)远离滤板(505)的一端安装有排气管道(508),所述排气管道(508)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叶片(520),两个叶片(520)沿着排气管道(508)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叶片(520)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排气管道(508)上方的第四传动锥齿轮(522),所述排气管道(508)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传动轴(519),所述第三传动轴(519)的两端均安装有与第四传动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锥齿轮(521),所述集气罩(507)上设置有位于排气管道(508)外侧的锥齿轮环(515),所述锥齿轮环(515)靠近排气管道(508)的一端安装有直齿轮环(516),所述排气管道(508)的顶部设置有与任一第四传动锥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五传动锥齿轮(524),所述第五传动锥齿轮(524)的一端安装有与直齿轮环(516)内侧相啮合的从转直齿轮(518),所述滤板(505)上安装有位于集气罩(507)外侧的u型架(514),所述u型架(514)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511),所述第一传动轴(511)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传动锥齿轮(517),所述滤板(505)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连接块(504)内部的第二传动轴(513),所述第二传动轴(5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锥齿轮(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建筑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清理件还包括有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块(504)内部的往复丝杆(528),所述往复丝杆(528)上活动套设有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金英李同庆田卫华杨英杰王刚郭阳丁浩姜春伟刘露露雍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山安蓝天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