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结构、功率变换设备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80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功率变换设备及光伏系统,包括风道后壳和出风组件,其中,风道后壳设置于电气机箱的背侧;出风组件设置于风道后壳的出风开口,且包括出风过滤部和出风导向部,出风过滤部布置于出风导向部的进风侧或出风侧,且出风过滤部的单个过孔的流通截面小于出风导向部的单个排风口的流通截面;出风导向部的排风口的排风方向配置为自风道后壳向电气机箱所在侧倾斜的方向。该散热结构可以通过出风导向部将风道腔内气流以预设倾斜方向排出,保证出风顺畅的需求,同时通过出风过滤部来阻挡体积较大的爬虫等异物进入风道后壳的风道腔内,从而避免了电气设备的散热结构因受爬虫等异物侵扰而影响散热及电气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散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功率变换设备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电气设备通常需要配备散热结构,比如,光伏或储能用功率电气设备等为满足运行需求,都会配备有散热结构。目前最为普遍的散热结构为风冷散热,具体结构为在电气设备的外部布置风机,通过风机向电气设备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风冷散热。

2、现有逆变器等电气设备一般采用挂墙或挂架安装,其散热结构往往设计在电气设备的背侧,也即面向墙壁的一侧,该种散热结构的安装方式下,为了保证出风顺畅,一般需要将出风口设计成倾斜的布置方式,也即向远离安装墙壁或者安装架一侧倾斜出风。然而为了满足倾斜出风,需要设计对应的倾斜出风口,比如倾斜的出风格栅,然而倾斜出风口的开口往往比较大,这就会导致一些体积相对较大的爬虫会进入散热结构的风道内,继而影响散热结构及其内部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行。

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电气设备的散热结构存在爬虫等异物侵扰而影响散热性能及电气性能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过滤部(21)配置为密集网孔构件,所述出风导向部(22)配置为出风格栅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和所述出风格栅构件在所述出风开口处由内至外依次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呈层叠布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的外侧,且罩设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的排风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过滤部(21)配置为密集网孔构件,所述出风导向部(22)配置为出风格栅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和所述出风格栅构件在所述出风开口处由内至外依次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呈层叠布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网孔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的外侧,且罩设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的排风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构件配置为冲压成型或注塑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2)设置于所述风道后壳(1)的周向壳壁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道后壳(1)的进风开口处的进风组件(4),所述进风组件(4)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罩(4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风道后壳(1)的背板(10)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网罩(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江陵鹿雨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