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803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底光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包括风电本体,所述风电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和水底连接的连接本体,所述风电本体的表面连接有电缆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缆本体铺设时,可以在连接壳的作用下,使得电缆本体和地面产生连接,在防护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水体的冲击进行防护,进而提高连接壳对电缆本体的防护能力。在连接壳的日常使用中,可以在捕捉机构的作用下,对蟹类进行捕捉,进而使得蟹类处于连接壳中,蟹类会对电缆本体表面的藻类进行捕食,减少藻类在电缆本体表面生存的可能性,并且在防护机构的带动下,使得驱动机构和供氧机构对连接壳中提供氧气,进而提高蟹类的生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底光缆,具体为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海缆已成为海上电力输送的主要手段。在海缆使用过程中,由于风机基桩及用于保护海缆的保护管的存在,改变了局部范围内原始海流的流态,在其周围产生较高强度的水流紊动和漩涡体系,使风机基桩附近的保护管和海缆置于悬空摇摆状态,这给风电场安全运营带来了隐患。

2、为了提高电缆和地面之间的连接,一般会在电缆的表面设置防护壳,进而减少电缆的摆动幅度,但是目前部分的防护装置为简单的线缆与地面连接装置,无法对水体的流动提供缓冲,进而减少装置的实用性,此外线缆在长时间使用中,表面会附着藻类,如果附着在光缆表面的生物体过多或过大,可能会对光缆造成严重的机械压力,甚至导致光缆断裂。这同样影响通信或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包括风电本体,所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包括风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和水底连接的连接本体(2),所述风电本体(1)的表面连接有电缆本体(3),所述电缆本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性设备,所述电缆本体(3)的表面套设有连接壳(4),所述连接壳(4)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表面啮合设置有驱动第一连接杆(6)连接水底的旋转块(7),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机构(8)包括开设于连接壳(4)表面两侧的若干个捕捉口(8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包括风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和水底连接的连接本体(2),所述风电本体(1)的表面连接有电缆本体(3),所述电缆本体(3)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性设备,所述电缆本体(3)的表面套设有连接壳(4),所述连接壳(4)的表面固定有若干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表面啮合设置有驱动第一连接杆(6)连接水底的旋转块(7),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机构(8)包括开设于连接壳(4)表面两侧的若干个捕捉口(81),所述捕捉口(81)的表面连接有捕捉袋(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袋(82)为锥形设置,且连接于捕捉口(81)一侧的为直径较大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9)包括若干个固定于连接壳(4)表面两侧的第一活塞筒(91),所述第一活塞筒(91)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第一活塞头(92),所述第一活塞头(9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杆(93),所述第二连接杆(93)的另一端固定有防冲壳(98),所述第一活塞筒(91)的内腔固定有第一弹簧(94),所述第一弹簧(94)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活塞头(92)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94)的表面连通有第一连接管(95),所述第一连接管(9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活塞管(96),所述第二活塞管(96)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第二活塞头(9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固定于第二活塞头(97)表面一侧的往复杆(101),所述往复杆(101)的另一端固定有往复齿板(102),所述往复齿板(102)的表面啮合有齿轮(103),所述齿轮(103)的内腔固定有第一传动杆(104),所述第一传动杆(104)的另一端连接有棘轮传动件(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海缆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11)包括通过杆体与锥齿和棘轮传动件(105)传动的第二传动杆(111)以及贯穿风电本体(1)内腔的供氧水管(1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李岩付国庆崔晓晓杜贤青何梓洋陈有为王艺荣冯景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能宸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