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77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及方法,包括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微纳米气泡过渡区和泥水共存反应区,在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配置有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进入污水生成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过渡区将微纳米气泡过渡形成大量纳米气泡;泥水共存反应区放置污泥,将纳米气泡与在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染物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纳米气泡曝气过程不同阶段的特性,解决了污泥上浮、微生物细胞损伤及生物气溶胶排放水平高等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并降低了暴露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及气溶胶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微纳米气泡由于具有溶氧效率高、停留时间长及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在水处理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经文献检索发现,当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应用于传统曝气池时,仍具有较多局限性,具体如下:

2、1.破坏活性污泥絮体结构,导致污泥上浮,降低出水水质。

3、2.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造成损伤,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4、3.空气-水界面处产生大量泡沫,导致大量生物气溶胶生成及逸散,严重污染周围空气环境。

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有效避免了生物气溶胶大量排放、保证处理工艺平稳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及方法,通过采用分区生成微纳米气泡、纳米气泡过渡以及泥水共存反应曝气,有效避免了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阶段大量存在的微气泡造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设有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是在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顶部加设的密封盖板,以及在密封盖板上设有插入至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中的气溶胶收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溶胶收集管下端管口连接喇叭口,喇叭口位于液面以上尽量贴近密封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溶胶收集管替换为紫外灯管,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设有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是在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顶部加设的密封盖板,以及在密封盖板上设有插入至微纳米气泡原位生成区中的气溶胶收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溶胶收集管下端管口连接喇叭口,喇叭口位于液面以上尽量贴近密封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溶胶收集管替换为紫外灯管,安装在密封盖板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分区曝气的生物气溶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气溶胶经气溶胶收集管被输送到后续气溶胶处理单元,后续气溶胶处理单元或被安装于气溶胶收集管内部的过滤材料替代,过滤材料为活性炭吸附或投加载体填料。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李瑾卢金锁孙逸帆刘雨欣姜懿晋郑佳音李汶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