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760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包括履带平台模块和修复鼓体模块,所述履带平台模块包括可以运动的履带底盘,所述修复鼓体模块包括鼓体壳和鼓体动力装置,鼓体壳内部设有旋转轴和挡板装置,挡板装置与旋转轴相连,旋转轴转动时带动挡板装置转动。所述鼓体壳的底部设有鼓体法兰口,修复材料卷绕在挡板装置上,另一端穿设于鼓体法兰口。所述鼓体动力装置位于履带底盘上,履带底盘工作时,带动鼓体动力装置运动,鼓体动力装置与旋转轴相连,并带动旋转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排水管网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地下管道的修复都是采用开挖后重新埋管的方法,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城市道路的负荷越来越严重,使得地下管线在修复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非开挖铺管、修管和换管技术以其不影响后交通,铺管速度快、效率高,无环境破坏,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等一系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地下管道行业管理部门的青睐。

2、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首先兴起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用于油、气管道的更新修复,以后逐步应用于给排水管道的翻新改造中,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中,需要将修复材料运输到待修复的现场,然后将修复材料送入相应的修复位置。修复材料需要放置在特殊的容器中,进行运输。而传统的运输方式不适用于修复材料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如果采用人工在现场搭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平台模块(1)和修复鼓体模块(2),所述履带平台模块(1)包括可以运动的履带底盘(11),所述修复鼓体模块(2)包括鼓体壳(21)和鼓体动力装置(22),鼓体壳(21)内部设有旋转轴(210)和挡板装置(211),挡板装置(211)与旋转轴(210)相连,旋转轴(210)转动时带动挡板装置(211)转动;所述鼓体壳(21)的底部设有鼓体法兰口(23),修复材料卷绕在旋转轴(210)上,另一端穿设于鼓体法兰口(23);所述鼓体动力装置(22)位于履带底盘(11)上,履带底盘(11)工作时,带动鼓体动力装置(22)运动,鼓体动力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平台模块(1)和修复鼓体模块(2),所述履带平台模块(1)包括可以运动的履带底盘(11),所述修复鼓体模块(2)包括鼓体壳(21)和鼓体动力装置(22),鼓体壳(21)内部设有旋转轴(210)和挡板装置(211),挡板装置(211)与旋转轴(210)相连,旋转轴(210)转动时带动挡板装置(211)转动;所述鼓体壳(21)的底部设有鼓体法兰口(23),修复材料卷绕在旋转轴(210)上,另一端穿设于鼓体法兰口(23);所述鼓体动力装置(22)位于履带底盘(11)上,履带底盘(11)工作时,带动鼓体动力装置(22)运动,鼓体动力装置(22)与旋转轴(210)相连,并带动旋转轴(2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管道非开挖修复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装置(211)包括第一挡板(2111)、第二挡板(2112)、第一挡圈(2113)、第二挡圈(2114)、第三挡圈(2115)、第一支撑筋板(2116)和第二支撑筋板(2117),所述第一挡圈(2113)、第二挡圈(2114)、第三挡圈(2115)为同心圆结构,依次分布在第一挡板(2111)和第二挡板(2112)上;所述第一挡板(2111)和第二挡板(2112)交叉固连呈“十”字结构,第一支撑筋板(2116)和第二支撑筋板(2117)交叉固连呈“十”字结构,两个“十”字结构均套设在旋转轴(210)上,第一挡板(2111)和第一支撑筋板(2116)固连,第二挡板(2112)和第二支撑筋板(2117)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履带式修复鼓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文龚勇谢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龙之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