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车,特别涉及一种牵引车鞍座举升控制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1、市场上配套的鞍座举升式牵引车,一般都设计有一套液压系统来实现鞍座的升降与下降功能,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换向功能的实现,按照鞍座举升与下降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气压控制与电液控制两种,其中气压控制是通过气控手柄阀先行换向,后驱动气控液压换向阀换向切换主油路液压油流向从而实现鞍座举升与下降,电液控制是通过电液换向阀换向切换主油路液压油流向从而实现鞍座举升与下降;2)保压功能的实现,常见液压系统保压功能实现分两种:一种是在举升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设计平衡阀的单腔保压油路实现,另一种是在举升油缸的无杆腔进油口与有杆腔进油口均设计平衡阀的双腔保压油路实现。单平衡阀的保压油路只在举升油缸无杆腔进油口设计有平衡阀,仅能保证工作时举升油缸无杆腔不会泄压(保证牵引车鞍座带载荷工作时不会被动下降),但是对举升油缸有杆腔不能保压,牵引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路面引起鞍座载荷变化,导致举升油缸活塞杆的被动伸出,不但造成鞍座的非正常举升,而且可能损坏液压元件,减短系统使用寿命;双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车鞍座举升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动力泵(2)和举升油缸(4),所述动力泵(2)的吸油口与油箱(1)的出油口连接,举升油缸(4)内活动设有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将举升油缸(4)内腔分隔成有杆腔(41)和无杆腔(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分别设置有供油P口(24)、回油T口(25)、工作A口(26)和工作B口(27),动力泵(2)的出油口与供油P口(24)连接,所述回油T口(25)与油箱(1)的回油口连接,所述工作A口(26)通过第一油路(19)与无杆腔(42)连接,第一油路(19)上连接有第一平衡阀(3),所述工作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车鞍座举升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动力泵(2)和举升油缸(4),所述动力泵(2)的吸油口与油箱(1)的出油口连接,举升油缸(4)内活动设有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将举升油缸(4)内腔分隔成有杆腔(41)和无杆腔(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分别设置有供油p口(24)、回油t口(25)、工作a口(26)和工作b口(27),动力泵(2)的出油口与供油p口(24)连接,所述回油t口(25)与油箱(1)的回油口连接,所述工作a口(26)通过第一油路(19)与无杆腔(42)连接,第一油路(19)上连接有第一平衡阀(3),所述工作b口(27)通过第二油路(20)与有杆腔(41)连接,所述第二油路(20)上连接有单向溢流阀(7)和液压控制阀,所述液压控制阀用于对有杆腔(41)进行保压,单向溢流阀(7)与所述液压控制阀连接,所述工作b口(27)还通过第一先导油路(22)与第一平衡阀(3)连接,所述工作a口(26)还通过第二先导油路(23)与所述液压控制阀连接,所述单向溢流阀(7)的设定压力值大于第一平衡阀(3)的先导油压,所述液压控制阀与油箱(1)的回油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油路(21),所述第三油路(21)上连接有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5),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5)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位于第一工位时其油路阀口关闭,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具有第三工位、第四工位和第五工位,位于第三工位时,供油p口(24)与工作a口(26)连通,工作b口(27)与回油t口(25)连通,位于第四工位时,工作a口(26)、工作b口(27)、供油p口(24)和回油t口(25)全部连通,系统没有油压,位于第五工位时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5)同步位于第二工位,供油p口(24)与工作b口(27)连通,工作a口(26)与回油t口(25)连通,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5)的油路阀口打开卸荷,降低进入有杆腔(41)的液压油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车鞍座举升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阀为液控单向阀(6),所述液控单向阀(6)分别设置有油口b1、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雄,庹明伟,张明明,曾壮,王明波,郭罗标,肖伟伟,王一凡,刘剑桥,徐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盛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