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控制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
技术介绍
1、在电气控制系统中,行程开关的作用是精确地实现定位控制和位置状态的检测,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行程及限位保护。它是一种以位移为输入激励量的机电元件,主要功能是将机械位移转变为电信号,使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得以改变,从而控制机械动作,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生产设备、汽车、航空及航天等领域。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以及实际市场需求,小体积、大行程以及多裕度等要求成为行程开关的发展趋势。
2、然而,目前大部分行程开关满足多路转换以及大行程的要求大多采用多个微动开关组合式以及簧片圆形排布式方案,多个微动开关组合式方案需要考虑微动开关的体积大小和行程差别,在设计上难以缩小体积;簧片圆形排布式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多裕度以及大行程要求,但簧片材料的可靠性以及绝缘要求依旧难以缩小产品体积,使得无法满足用户装配需求。
3、如公开号为cn21812324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路触发大行程开关组件,包括外壳、电连接器和至少一路触发结构,触发结构包括推动杆组合、推动机构、微动开关和内部引线,推动杆组合和电连接器分别穿墙安装在外壳上,微动开关上设置有簧片,推动机构中部转动安装在外壳中,推动机构一端设置在推动杆组合的行程路径上,推动机构另一端与簧片贴合,微动开关与电连接器通过内部引线电性连接,按压推动杆组合带动推动机构转动,进而按压簧片控制微动开关状态转换,能够单路独立触发或双路同时触发,可至少传输四组转换信号。
4、如公开号为cn103943398b的专
5、综上所述,目前的现有技术普遍存在采用簧片材料使得难以缩小产品体积,使得无法满足用户小体积、大行程以及多裕度等要求的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包括底座、外壳、接触组件、压簧、按柄和引出导线,所述外壳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接触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凸台上,并固定在外壳内部,所述引出导线穿过底座与接触组件连接,所述按柄从外壳的上端进入外壳的内部,并通过压簧与接触组件连接。
3、进一步,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第一印制板组件、第二印制板组件、簧丝a、簧丝b、簧丝c、簧丝d、基座和铆钉,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和第二印制板组件通过铆钉固定在基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簧丝a和簧丝b设置在第一印制板组件上,所述簧丝c和簧丝d设置在第二印制板组件上。
4、进一步,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包括印制板,所述印制板左右两边各设置一组导电柱a和导电柱b,且导电柱b设置在导电柱a上方。
5、进一步,所述导电柱a和导电柱b通过焊接与印制板内部线路连接,所述导电柱b与内部线路的2号孔连接,作为公共端,所述左边的导电柱a与内部线路的4号孔连接,作为常开端,所述右边的导电柱a与内部线路的3号孔连接,作为常闭端。
6、进一步,所述印制板上端中部开设方形凹槽,压簧设置在方形凹槽中。
7、进一步,所述印制板下端边缘至公共端引出的接触点、常开端引出的接触点和常闭端引出的接触点分别开设拱门型槽。
8、进一步,所述簧丝a一端固定在印制板的左上方,另一端采用s型绕过印制板左边的导电柱a和导电柱b,所述簧丝b一端固定在印制板的右上方,另一端采用反s型绕过印制板右边的导电柱a和导电柱b。
9、进一步,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和第二印制板组件为对称组件,所述簧丝c对应簧丝b,所述簧丝d对应簧丝a。
10、进一步,所述底座与外壳通过激光封焊连接为一体。
11、进一步,所述引出导线与接触组件的公共端、常开端和常闭端连接。
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专利技术接触组件中采用电路结构和机械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全机械机构的绝缘问题所产生的占用空间大而导致整体体积偏大,以及全电路结构无法将力和位移等输入值通过机械转换输出的问题;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印制板内部电路连接转换机构和输出端,采用对称结构设计,通过一个促动机构即可实现双路转换要求,无需加入其它整件;并且避免了簧片圆形排布式机构需要多层分布实现转换而导致的体积增大问题,最大限度压缩了开关外形,在保证双路转换、大行程要求的同时缩小了开关整体体积;
15、3、本专利技术采用丝状零件作为弹性连接零件,避免了常用的片状零件占用空间大、易变形、易疲劳的情况,在进一步缩小体积的同时提升了开关寿命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接触组件(3)、压簧(4)、按柄(5)和引出导线(7),所述外壳(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接触组件(3)设置在底座(1)的凸台上,并固定在外壳(2)内部,所述引出导线(7)穿过底座(1)与接触组件(3)连接,所述按柄(5)从外壳(2)的上端进入外壳(2)的内部,并通过压簧(4)与接触组件(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3)包括第一印制板组件(8)、第二印制板组件(13)、簧丝A(9)、簧丝B(10)、簧丝C(14)、簧丝D(15)、基座(12)和铆钉(11),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8)和第二印制板组件(13)通过铆钉(11)固定在基座(12)的左右两侧,所述簧丝A(9)和簧丝B(10)设置在第一印制板组件(8)上,所述簧丝C(14)和簧丝D(15)设置在第二印制板组件(1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8)包括印制板(16),所述印制板(16)左右两边各设置一组导电柱A(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A(17)和导电柱B(18)通过焊接与印制板(16)内部线路连接,所述导电柱B(18)与内部线路的2号孔连接,作为公共端,所述左边的导电柱A(17)与内部线路的4号孔连接,作为常开端,所述右边的导电柱A(17)与内部线路的3号孔连接,作为常闭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16)上端中部开设方形凹槽,压簧(4)设置在方形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16)下端边缘至公共端引出的接触点、常开端引出的接触点和常闭端引出的接触点分别开设拱门型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丝A(9)一端固定在印制板(16)的左上方,另一端采用S型绕过印制板(16)左边的导电柱A(17)和导电柱B(18),所述簧丝B(10)一端固定在印制板(16)的右上方,另一端采用反S型绕过印制板(16)右边的导电柱A(17)和导电柱B(18)。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8)和第二印制板组件(13)为对称组件,所述簧丝C(14)对应簧丝B(10),所述簧丝D(15)对应簧丝A(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外壳(2)通过激光封焊连接为一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导线(7)与接触组件(3)的公共端、常开端和常闭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接触组件(3)、压簧(4)、按柄(5)和引出导线(7),所述外壳(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接触组件(3)设置在底座(1)的凸台上,并固定在外壳(2)内部,所述引出导线(7)穿过底座(1)与接触组件(3)连接,所述按柄(5)从外壳(2)的上端进入外壳(2)的内部,并通过压簧(4)与接触组件(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组件(3)包括第一印制板组件(8)、第二印制板组件(13)、簧丝a(9)、簧丝b(10)、簧丝c(14)、簧丝d(15)、基座(12)和铆钉(11),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8)和第二印制板组件(13)通过铆钉(11)固定在基座(12)的左右两侧,所述簧丝a(9)和簧丝b(10)设置在第一印制板组件(8)上,所述簧丝c(14)和簧丝d(15)设置在第二印制板组件(1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制板组件(8)包括印制板(16),所述印制板(16)左右两边各设置一组导电柱a(17)和导电柱b(18),且导电柱b(18)设置在导电柱a(17)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转换式小型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a(17)和导电柱b(18)通过焊接与印制板(16)内部线路连接,所述导电柱b(18)与内部线路的2号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浪,王奇峰,苟体平,胡涛,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