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万向改锥。
技术介绍
1、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改善病变髋关节、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矫正畸型体态等的一种手术手段,目前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经常使用髋臼假体来替换病变髋关节,为增强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术中会使用螺钉来进行固定,万向改锥则是一种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广泛应用的螺钉安装器械。在使用螺钉固定时,需要将螺钉放置在万向改锥的头部,并将万向改锥头部旋转到与人体姿态或者骨骼适配的角度,然后将螺钉放置在待旋紧位置,最后旋紧螺钉,达到固定目的。而现有的万向改锥多采用的是结构之间的尺寸配合方式实现防止万向改锥头部的松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结构之间由于受到摩擦和疲劳的原因,尺寸会发生变化,万向改锥的头部容易松动,难以使万向改锥的头部稳定保持在某个角度上,从而不便于万向改锥与螺钉对准,进而影响螺钉的植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万向改锥,可以解决现有万向改锥中改锥头的角度无法保持稳定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万向改锥,包括:
3、改锥杆;
4、连接件,与所述改锥杆的一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5、改锥头,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改锥杆的一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所述改锥头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把持螺钉;
6、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抵接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凸面和凹面,至少两
7、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改锥杆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组件;和/或,
8、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改锥头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组件。
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锥杆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改锥杆的一端中的一个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容纳腔,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和/或,
10、所述改锥头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改锥头的一端中的一个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第二容纳腔,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侧壁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11、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和/或,
1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和/或,
1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1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至少两个所述碟簧串联连接。
1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碟簧的外径大于或等于5.5mm且小于或等于6.5mm;所述碟簧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2mm且小于或等于3.3mm;所述碟簧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5mm且小于或等于0.45mm。
1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碟簧的外径为6mm,所述碟簧的内径为3.2mm,所述碟簧的厚度为0.4mm。
18、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改锥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所述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和/或,
19、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改锥头与其中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所述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
20、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
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与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碟簧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碟簧的厚度之和;和/或,
22、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槽与对应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碟簧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碟簧的厚度之和。
2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侧表面与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第三间隙大于0.03mm且小于0.09mm;和/或,
2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侧表面与对应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四间隙内,所述第四间隙大于0.03mm且小于0.09mm。
25、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万向改锥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内表面围合形成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弹性件的凸面和凹面,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连接所述改锥杆与所述连接件或连接所述改锥头与所述连接件;
26、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小于0.05mm。
2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锥杆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改锥杆的相对两侧;在沿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朝靠近所述改锥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间距减小。
28、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具有朝向所述改锥头的第一曲面,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曲面之间,所述第二曲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面连接,所述第二曲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
2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4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26mm。
30、本申请实施例中万向改锥包括改锥杆、连接件、改锥头和弹性组件,连接件与改锥杆的一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改锥头与连接件远离改锥杆的一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改锥头远离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把持螺钉,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抵接的弹性件,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凸面和凹面,至少两个弹性件的凸面相互抵接或至少两个弹性件的凹面相互抵接;其中,在第一方向上,改锥杆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和/或,在第二方向上,改锥头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改锥杆与连接件之间和/或改锥头与连接件之间设置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杆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改锥杆的一端中的一个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容纳腔,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至少两个所述碟簧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的外径大于或等于5.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的外径为6mm,所述碟簧的内径为3.2mm,所述碟簧的厚度为0.4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改锥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所述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碟簧的凹面抵接;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侧表面与对应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间隙内,所述第三间隙大于0.03mm且小于0.09mm;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改锥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弹性件的内表面围合形成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弹性件的凸面和凹面,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连接所述改锥杆与所述连接件或连接所述改锥头与所述连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杆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改锥杆的相对两侧;在沿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朝靠近所述改锥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间距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朝向所述改锥头的第一曲面,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曲面之间,所述第二曲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面连接,所述第二曲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4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2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杆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改锥杆的一端中的一个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容纳腔,另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至少两个所述碟簧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的外径大于或等于5.5mm且小于或等于6.5mm,所述碟簧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2mm且小于或等于3.3mm,所述碟簧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35mm且小于或等于0.4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的外径为6mm,所述碟簧的内径为3.2mm,所述碟簧的厚度为0.4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改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凡,石杜芳,吴言,刘梦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