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1、快速成陆工程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一般划分为多个成陆区域。对使用期无较大荷载的区域,一般采用吹填设备将水域底部的淤泥吹送到指定区域,以形成新的陆地,形成深厚的纳泥区。新吹填的软土一般为原状淤泥,具有超软、超含水率等不利工程的特性,孔隙比大,强度极低。当纳泥区的淤泥达到一定厚度后,其处理难度大大增加。常规的竖向排水板在淤泥固结沉降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折,进而堵塞排水通道,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深度,已成为此类吹填成陆区域地基处理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它具有固结速度快、处理深度大的特点,能够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且材料绿色,对环境友好。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包括多层水平排水通道和竖向排水通道、排水垫层和预压堆载料;其中,
3、多层水平排水通道自下而上间隔地设在吹填成陆地基的软土层内;每层水平排水通道包括下层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包括多层水平排水通道和竖向排水通道、排水垫层和预压堆载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层水平排水通道的间距为5~8m;每层水平排水通道中的砂层的厚度为0.1~0.3m,砂层采用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的中粗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粒体桩的桩径为0.5~1m;多根散粒体桩按正方形布置或正三角形布置,且布置间距为1.2~2.5m;多根散粒体桩的底部低于吹填成陆地基的硬土层的顶部2~4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包括多层水平排水通道和竖向排水通道、排水垫层和预压堆载料;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层水平排水通道的间距为5~8m;每层水平排水通道中的砂层的厚度为0.1~0.3m,砂层采用渗透系数不小于1*10-2cm/s的中粗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填成陆地基的快速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粒体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谢锦波,陆骁尤,张曦,王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