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35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6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组、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其还包括装配架,装配架设置在电池组的一端且装配架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CCS组件安装在装配架上。本技术通过装配架与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对电池组进行初步锁止,结构较为紧凑,省去了端板结构,取消了常规的模组框架及固定点,电芯堆叠成组且CCS组件的汇流排焊接完成之后即可利用现有工装夹爪即可辅助电池组入壳,成组效率高,还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现在汽车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12v电池系统可能无法满足高功率电子设备和辅助电器的需求。车用48v电池系统作为未来能源效率提升的一种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48v电池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电源输出能力,满足这些高功率设备的需求,可以满足电力需求的增加,改善启停技术,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推动轻度电气化技术发展,以及减轻重量和成本的考虑。车用48v电池系统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车辆性能、节能减排和提升用户体验。

2、然而,现有的48v车用电池技术中,需要将端板、侧板焊接连接形成框架对堆叠成组的电池组进行限位固定,电池成组效率较低,电池整体集成度较低,体积较大且结构不紧凑,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在目前电池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整车追求更轻质量的情况下,更紧凑的结构将会成为48v的电池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车用电池技术中,电池成组效率较低,电池整体集成度较低,体积较大且结构不紧凑,所占用的空间比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组、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其还包括装配架,装配架设置在电池组的一端且装配架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ccs组件安装在装配架上。

3、本技术通过装配架与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对电池组进行初步锁止,结构较为紧凑,省去了端板结构,取消了常规的模组框架及固定点,电芯堆叠成组且ccs组件的汇流排焊接完成之后即可利用现有工装夹爪即可辅助电池组入壳,成组效率高,还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4、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缓冲泡棉和多个电芯,多个缓冲泡棉并排间隔布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缓冲泡棉之间均设置有电芯。

5、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外壳和上盖;外壳顶端敞开,且电池组、装配架、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装配在外壳内,电池组底部通过导热结构胶与外壳粘接;上盖与外壳顶端配合连接以对外壳进行密封。

6、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侧板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件,两组卡件在侧板上并排布置且各组卡件均包括上卡台、下卡台,上卡台设置在侧板的上部且下卡台设置在侧板的下部;外壳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卡件分别与两个卡槽一一对应设置,卡件的上卡台、下卡台均能够自卡槽的顶部开口插入到卡槽内。

7、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组还包括pcb板、正极铜排以及负极铜排,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均设置在多个电芯的顶部,pcb板设置在正极铜排、负极铜排且pcb板上设置有能源输出口,上盖上开设有供能源输出口伸出的开口。

8、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结构为48v电池包结构。

9、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装配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翻板,两个翻板通过若干个按压卡扣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装配架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正极连接孔以及多个并排布置的负极连接孔,多个电芯的正极分别伸入到多个正极连接孔内,多个电芯的负极分别伸入到多个负极连接孔;ccs组件的多个汇流排分布在多个正极连接孔、多个负极连接孔内并与电芯的正极或负极焊接连接。

11、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装配架上开设有减重孔。

12、作为本技术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外壳顶端一体成型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边,上盖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边连接以对外壳进行密封。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通过装配架与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对电池组进行初步锁止,结构较为紧凑,省去了端板结构,取消了常规的模组框架及固定点,电芯堆叠成组且ccs组件的汇流排焊接完成之后即可利用现有工装夹爪即可辅助电池组入壳,成组效率高,还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15、2.本技术通过侧板上卡件与外壳的卡槽的相配合,实现电池组入壳后水平方向的锁止,利用导热结构胶将电池组与外壳连接,即可实现电池组的限位和紧固,无需对模组进行框架焊接成组及模组与箱体的螺接紧固,节省了空间,减轻了电池包重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组、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1),两个侧板(1)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装配架(2),装配架(2)设置在电池组的一端且装配架(2)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1)连接,CCS组件安装在装配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缓冲泡棉(3)和多个电芯(4),多个缓冲泡棉(3)并排间隔布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缓冲泡棉(3)之间均设置有电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外壳(5)和上盖(6);外壳(5)顶端敞开,且电池组、装配架(2)、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1)装配在外壳(5)内,电池组底部通过导热结构胶(15)与外壳(5)粘接;上盖(6)与外壳(5)顶端配合连接以对外壳(5)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1)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件,两组卡件在侧板(1)上并排布置且各组卡件均包括上卡台(7)、下卡台(8),上卡台(7)设置在侧板(1)的上部且下卡台(8)设置在侧板(1)的下部;外壳(5)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卡槽(9),两个卡件分别与两个卡槽(9)一一对应设置,卡件的上卡台(7)、下卡台(8)均能够自卡槽(9)的顶部开口(14)插入到卡槽(9)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PCB板(10)、正极铜排(11)以及负极铜排(12),正极铜排(11)、负极铜排(12)均设置在多个电芯(4)的顶部,PCB板(10)设置在正极铜排(11)、负极铜排(12)且PCB板(10)上设置有能源输出口(13),上盖(6)上开设有供能源输出口(13)伸出的开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结构为48V电池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翻板(16),两个翻板(16)通过若干个按压卡扣分别与两个侧板(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架(2)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正极连接孔以及多个并排布置的负极连接孔,多个电芯(4)的正极分别伸入到多个正极连接孔内,多个电芯(4)的负极分别伸入到多个负极连接孔;CCS组件的多个汇流排(17)分布在多个正极连接孔、多个负极连接孔内并与电芯(4)的正极或负极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架(2)上开设有减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5)顶端一体成型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边,上盖(6)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边连接以对外壳(5)进行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组、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1),两个侧板(1)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装配架(2),装配架(2)设置在电池组的一端且装配架(2)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1)连接,ccs组件安装在装配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缓冲泡棉(3)和多个电芯(4),多个缓冲泡棉(3)并排间隔布置且任意相邻两个缓冲泡棉(3)之间均设置有电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外壳(5)和上盖(6);外壳(5)顶端敞开,且电池组、装配架(2)、ccs组件以及两个侧板(1)装配在外壳(5)内,电池组底部通过导热结构胶(15)与外壳(5)粘接;上盖(6)与外壳(5)顶端配合连接以对外壳(5)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1)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件,两组卡件在侧板(1)上并排布置且各组卡件均包括上卡台(7)、下卡台(8),上卡台(7)设置在侧板(1)的上部且下卡台(8)设置在侧板(1)的下部;外壳(5)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两个卡槽(9),两个卡件分别与两个卡槽(9)一一对应设置,卡件的上卡台(7)、下卡台(8)均能够自卡槽(9)的顶部开口(14)插入到卡槽(9)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