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2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设置在空调器的壳体内,风道主体位于空调器的风机结构的一侧;导流件,可活动地设置在风道主体上,导流件具有导流面,导流面用于将经由风机结构吹出的气流引导向壳体的出风口处;其中,风道主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导流件限位止挡的限位部,多个限位部围绕形成用于固定导流件的固定空间,至少部分限位部可拆卸地设置,在该部分限位部经由风道主体上拆卸下来时,固定空间形成与出风口连通的开口,导流件依次经由开口、出风口运动至壳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底壳风道的清洁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空调器室内机主要依靠底壳风道将贯流风机吹出的气流引导至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进而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气流吹送,而在空调器室内机的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的蒸发器处会产生大量冷凝水、内部环境较为潮湿,且由于外界杂质容易通过出风口进入至空调器室内机内的底壳风道上,而导致空调器室内机在长期运行后,其底壳风道的导风壁面上容易滋生霉菌,进而导致空调器室内机会吹出具有酸臭异味的气流。

2、然而,当空调器室内机发生上述问题时,由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狭窄、底壳风道与贯流风机之间的空间较小、底壳风道的后部会被贯流风叶所阻挡等原因,而导致用户只能将空调器室内机完全拆卸后才能够对底壳风道进行清洁,进而导致用户的清洁效率极低、清洁难度极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底壳风道的清洁难度较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10)具有安装面(12),所述导流件(20)安装在所述安装面(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0)位于所述导流件(20)远离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0)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40)的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10)具有安装面(12),所述导流件(20)安装在所述安装面(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0)位于所述导流件(20)远离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50)设置在所述导流结构(40)的安装基座(41)上,所述安装基座(41)具有第一卡接结构(411),所述安装面(12)具有第二卡接结构(13),所述第一卡接结构(411)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3)中的一个为凹部,所述第一卡接结构(411)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3)中的另一个为凸起,所述凸起伸入至所述凹部内且与所述凹部卡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赖祥年刘欣慧宋钦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