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602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4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包括: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上方两侧的护栏以及设置在底板下方的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底板一端下部的供电组件和连接在靠近供电组件端底板下方的驱动电机;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底板另一端上部的操纵支架和设置在操纵支架上的刹车调速手柄;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底板上方,用于固定水下航行体电池。本技术能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对电池转运时的效率和安全性,达到工作效率高,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工作,能有效减少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使用的人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转运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属于水下航行体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一般来说,水下航行体电池是属于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一般从几公斤至几百公斤不等,水下航行体试验前需要将电池从固定充电点转运到电池填装架上,以及试验结束后将电池从航行体内拖出转运到固定电池充电点,对于重量较重的电池,现有的电池转运车没有助力,需要多人同时推动才能完成水下航行体电池的转运。现有转运车轮材料为聚氨酯,行进途中遇有沟、坎时颠簸不能有效吸能,任务紧张时,需要进行多次转运,转运过程不安全且耗时较长,总之,往往很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技术研制了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该转运车能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对电池转运时的效率和安全性,达到工作效率高,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工作,能有效减少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使用的人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为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设计结构及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括: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上方两侧的护栏以及设置在底板下方的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

4、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底板一端下部的供电组件和连接在靠近供电组件端底板下方的驱动电机;

5、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底板另一端上部的操纵支架和设置在操纵支架上的刹车调速手柄;

<p>6、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底板上方,用于固定水下航行体电池。

7、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对称设有观察窗盖板,观察窗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安装在底板上,其中,观察窗盖板位于第一移动轮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轮对称设置在靠近操纵支架端的底板下方,第一移动轮为10寸万向橡胶实心轮;

9、所述第二移动轮对称安装在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第二移动轮为驱动轮总成,在第二移动轮上还连接有碟刹总成。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两根l形的mc尼龙限位条和连接在两根mc尼龙限位条之间的连接板围合而成,其中,固定架与水下航行体电池底部端面形状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架安装在底板一端下部;

12、所述刹车调速手柄用于控制该转运车行进速度和紧急制动;

13、其中,刹车调速手柄通过刹车线与第二移动轮上的碟刹总成控制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

15、电池箱;

16、供电电池,供电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

17、电池箱连接板,电池箱连接板将电池箱连接在底板底部。

1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箱上的电池箱盖,其中,电池箱盖与撬杆和组合式盖形螺母组成杠杆机构方便开关电池箱。

19、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箱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与供电电池连接,其中,充电设备用于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为供电电池进行充电。

20、优选的,所述操纵支架上还固定有仪表盘,仪表盘能够显示供电电池的电量情况和驱动电机的转速。

21、优选的,所述操纵支架的两端下部分别通过连接套筒与底板连接。

22、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在进行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只需将已经制作完成的该转运车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将其移动至指定的工作位置处进行摆放待为使用。

23、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专用吊索具将水下航行体电池移动至转运车上的固定架伤,并使用由mc尼龙限位条组成的固定架固定牢靠;驾驶人员站在操纵支架前并握住刹车调速手柄,拧动刹车调速手柄便可控制通过电源线连接的驱动电机的转速,并控制转运车的行进速度;捏紧刹车调速手柄的刹车把手,便可控制通过刹车线连接,位于第二移动轮上的碟刹总成,使第二移动轮停转实现转运车紧急制动。利用电池转运车将水下航行体电池从固定电池充电间转运到电池装填架旁边,然后再用专用吊索具将水下航行体电池从转运车上吊运至电池装填架上并固定牢靠,确定装配到位;由总装人员与电池组人员配合将水下航行体电池装填到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舱。实验结束后,将水下航行体电池从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舱取出拖至电池装填架上,再将水下航行体电池从电池装填架吊运至转运车上并使用由mc尼龙限位条组成的固定架固定牢靠;最后用电池转运车将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至固定电池充电间进行存储,依序循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整个工作完成。

2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技术使用橡胶实心万向轮作为第一移动轮,使得转运车转运过程平稳顺畅,并减少转运空间对转运工作的限制;

26、(2)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mc尼龙限位条组成的固定架对电池进行固定,安全性高;

27、(3)本技术工作效率高,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工作,能有效减少某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使用的人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8、(4)本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了转运车的组装和拆卸,也为其后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便利;

29、(5)该转运车的使用涵盖了电池从充电间到装填架的转运、电池装填及实验结束后的回收;该转运车设计旨在提高电池转运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水下航行体的电池转运工作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板(7)和连接在底板上方两侧的护栏(1)以及设置在底板(7)下方的第一移动轮(2)和第二移动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上还对称设有观察窗盖板(3),观察窗盖板(3)通过螺钉(4)可拆卸安装在底板(7)上,其中,观察窗盖板(3)位于第一移动轮(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包括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两根L形的MC尼龙限位条和连接在两根MC尼龙限位条之间的连接板围合而成,其中,固定架(13)与水下航行体电池底部端面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架(8)安装在底板(7)一端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6)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箱(62)上的电池箱盖(66),其中,电池箱盖(66)与撬杆(63)和组合式盖形螺母(64)组成杠杆机构方便开关电池箱(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箱(62)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与供电电池(65)连接,其中,充电设备用于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为供电电池(65)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支架(12)上还固定有仪表盘(11),仪表盘(11)能够显示供电电池(65)的电量情况和驱动电机(9)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支架(12)的两端下部分别通过连接套筒与底板(7)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结构,车体框架结构包括底板(7)和连接在底板上方两侧的护栏(1)以及设置在底板(7)下方的第一移动轮(2)和第二移动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上还对称设有观察窗盖板(3),观察窗盖板(3)通过螺钉(4)可拆卸安装在底板(7)上,其中,观察窗盖板(3)位于第一移动轮(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包括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两根l形的mc尼龙限位条和连接在两根mc尼龙限位条之间的连接板围合而成,其中,固定架(13)与水下航行体电池底部端面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助推水下航行体电池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驱动电机安装架(8)安装在底板(7)一端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明李华荣高玉禄王国维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