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按键开关以及电性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579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按键开关以及电性连接组件,该接触按键开关包括移动组件和按键主体,按键主体设有上、下两端为开口的安装腔。按键主体设有卡接件,按键主体上设有第一磁吸件。移动组件包括部分置于安装腔内的键帽、设在键帽底部且位于安装腔内的导电件、设在键帽上且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二磁吸件。该电性连接组件包括基板和接触按键开关,基板上设有卡孔,卡接件与卡孔配合将接触按键开关固定在基板上,免去焊接的繁琐。基板在对应导电件的下方设有多根断开的导线,键帽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以带动导电件置于按键主体底部与多根导线接触,实现将多根导线电连接。且利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吸,可提高寿命,更好的把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按键开关以及电性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1、现有电路板上一个电路的按键开关,若需要用户手动按压控制,一般会在该电路板上对应的所需通路上设置一个按键开关。目前,按键开关是焊接方式固定在电路板的多个焊盘上,从而在电路需要导通时,按下按键开关,使得多个焊盘实现导通。此方式,是需要按键开关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需配合焊接工具和焊接锡实现,操作繁琐。

2、还有,现有的按键开关,一般采用弹片、锅仔片、硅胶或弹簧的方式来实现按键开关的空开,该结构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产生材料疲劳,点击次数有限,寿命低。且因材料原因,当行程过长时会影响按键点击次数寿命,所以导致按键的按压行程一般不会超0.5mm。另外,使用的弹片、弹簧、硅胶、锅仔片等部件的厚度很薄,对生产制作的工艺、材料的刚性、成型形状要求非常高,从而在实际容易出现同批次生产出来的按键开关的按压回弹力度偏差非常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产品的质量不好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主体以及若干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上或安装腔顶面上设置有静音垫片,所述静音垫片位于限位块靠近按键主体顶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按键主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上,且与按键主体的底面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主体以及若干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上或安装腔顶面上设置有静音垫片,所述静音垫片位于限位块靠近按键主体顶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按键主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上,且与按键主体的底面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