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57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试验腔室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能够将待检测的避雷器输送至试验腔室,并将完成检测的避雷器由试验腔室转运至指定位置;试验腔室包括试验区和控制室,试验区内设置有试验电源、升降组件、高压接触均压环、复合绝缘子、接线柱接触气缸、工频试验设备、持续电流测试设备和局部放电测试设备;试验电源通过控制电路与高压接触均压环连接;高压接触均压环通过复合绝缘子与升降组件连接;接线柱接触气缸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室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试验数据生成试验报告,输送机构和升降组件均与控制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避雷器试验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避雷器作为保护电力设备免受过电压侵害的重要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避雷器进行自动化试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2、现有的避雷器试验系统通常采用的是分体式结构,即各个设备分别独立设置,如试验电源、控制电路、显示、测量等设备都是单独的。这些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操作人员需手动操控各设备,完成接线、数据处理等繁琐工作。同时,现有系统往往局限于单一试验项目,如工频参考电压、持续电流测试、局部放电检测等,需频繁更换接线才能完成全部测试。

3、现有的避雷器自动化试验检验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设备分体式结构导致系统复杂性提升,操作人员需要连接设备、接线及处理数据,耗时费力,且出错率较高;2)现有系统仅支持单一试验项目,需多次接线才能完成全面测试,耗时耗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3)现有系统缺乏自动控制功能,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

4、综上,现有的避雷器自动化试验检验系统在效率、准确性和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5、因此,如何提高避雷器试验检验的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以提高实验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包括试验腔室和输送机构;

5、输送机构能够将待检测的避雷器输送至试验腔室,并将完成检测的避雷器由试验腔室转运至指定位置;

6、试验腔室包括试验区和控制室,试验区内设置有试验电源、升降组件、高压接触均压环、复合绝缘子、接线柱接触气缸、工频试验设备、持续电流测试设备和局部放电测试设备;

7、试验电源通过控制电路与高压接触均压环连接;高压接触均压环通过复合绝缘子与升降组件连接;接线柱接触气缸与控制电路连接;当试验时,接线柱接触气缸与避雷器的低压端子连接,高压接触均压环与避雷器的高压端接触,以形成闭合回路;

8、工频试验设备、持续电流测试设备和局部放电测试设备均与避雷器连接;

9、控制室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显示屏,以显示试验结果,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试验数据生成试验报告,输送机构和升降组件均与控制组件连接。

10、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试验区设置有放电组件,在待检测的避雷器试验完成后,放电组件与避雷器连接,对避雷器进行放电。

11、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放电组件包括接地旋转气缸,接地旋转气缸通过滑块设置于升降组件上。

12、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试验电源连接试验调压器。

13、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还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待检测的避雷器。

14、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固定机构包括气缸;或者,

15、固定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与电动伸缩杆连接的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夹持待检测的避雷器。

16、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将待检测的避雷器由存放位置输送至靠近试验腔室的位置,且将试验结束后的避雷器输送至指定位置;

17、待检测的避雷器由第二输送组件输送至试验腔室,试验结束后的避雷器由第二输送组件从试验腔室输送至第一输送组件。

18、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避雷器通过顶升移栽机构在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之间移动;或者,

19、避雷器通过机械臂在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之间移动。

20、可选地,在上述避雷器试验系统中,升降组件包括驱动部、丝杠、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驱动部与丝杠连接,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与丝杠螺纹配合,复合绝缘子与第一螺母连接,滑块与第二螺母连接。

21、一种避雷器试验方法,采用上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进行试验检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2、s1、输送机构通过托盘将待检测的避雷器输送至试验腔室;

23、s2、接线柱接触气缸的接线柱与待检测的避雷器的低压端子连接;

24、s3、升降组件动作,控制高压接触均压环自动下落与待检测的避雷器的高压端接触,形成高压导电通路;

25、s4、试验检验;

26、s5、试验检验完成后,输送机构将检测完成之后的避雷器输送至指定位置。

2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将试验电源、控制电路、显示控制组件及测试设备集成于一体,简化了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输送机构输送避雷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员搬运,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升降组件,能够根据待检测的避雷器的高度调节高压接触均压环的升降高度,能够满足各种高度的避雷器的试验需求,操作便捷;在接线时,只需要将接线柱接触气缸的接线柱与避雷器的低压端子连接即可,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可以一次性完成工频参考电压试验、持续电流试验、标称放电电流下残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和电流分布试验等多个检测项目,减少了多次接线的麻烦,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集成度较高;控制组件能够根据试验结构生成试验报告,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减少出错的几率,提高避雷器试验检验的准确性。

2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避雷器试验方法,与避雷器试验系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腔室(100)和输送机构(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区(100-1)设置有放电组件,在待检测的所述避雷器(300)试验完成后,所述放电组件与所述避雷器(300)连接,对所述避雷器(300)进行放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接地旋转气缸(106),所述接地旋转气缸(106)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0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电源(101)连接试验调压器(1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110),所述固定机构(110)用于固定待检测的所述避雷器(3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10)包括气缸;或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包括第一输送组件(210)和第二输送组件(22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10)将待检测的所述避雷器(300)由存放位置输送至靠近所述试验腔室(100)的位置,且将试验结束后的所述避雷器(300)输送至指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300)通过顶升移栽机构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10)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20)之间移动;或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02)包括驱动部(1021)、丝杠(1022)、第一螺母(1023)和第二螺母,所述驱动部(1021)与所述丝杠(1022)连接,所述第一螺母(1023)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丝杠(1022)螺纹配合,所述复合绝缘子(104)与所述第一螺母(1023)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10.一种避雷器试验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进行试验检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腔室(100)和输送机构(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区(100-1)设置有放电组件,在待检测的所述避雷器(300)试验完成后,所述放电组件与所述避雷器(300)连接,对所述避雷器(300)进行放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组件包括接地旋转气缸(106),所述接地旋转气缸(106)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0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电源(101)连接试验调压器(1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110),所述固定机构(110)用于固定待检测的所述避雷器(3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10)包括气缸;或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蔺斯源李婷侯耀森魏邦杰苟诗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