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厌氧池加热装置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厌氧池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天气、气温、季节等原因,常常面临厌氧池水温不高的问题,从而导致渗滤液厌氧反应不能够在适宜条件下充分进行,给后端生化等设备造成很大困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厌氧池加热技术被提出并得到推广,它可以为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厌氧反应带来更为适宜的运行条件方式。
2、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厌氧循环泵的出口端与厌氧池的进液口之间的出液管道上安装换热器,换热器本体包括进液端、出液端和蒸汽端口,通过低压蒸汽与流入换热器内的渗滤液混合实现对厌氧池的加热效果。然而,该技术方案的蒸汽压力和渗滤液压力需要满足设定压力条件下,才能实现持续加热效果。但在厌氧池uasb工作时,由于锅炉负荷波动往往会导致蒸汽压力变化而无法满足设计压力的情况出现,使得无法实现连续均匀加热的有效控制,导致无法有效满足厌氧反应所应该具备的适宜条件,从而使得厌氧池uasb的工作效率较低。
3、因此,如何实现厌氧池的连续均匀加热,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池加热装置,以实现厌氧池的连续均匀加热。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厌氧池加热装置,包括:
5、第一换热器,用于设置于厌氧池的出液口与厌氧循环泵的进口端之间的进液管道上,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用于与蒸汽供应设备连接的第一蒸汽端口。
6、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蒸汽供应设备通过第一蒸汽管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蒸汽端口连接,且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的第一止回阀。
7、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混合管的进液端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混合管的出液端与所述厌氧循环泵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蒸汽端口位于所述混合管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
8、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蒸汽管路和所述混合管均采用金属管。
9、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进液管道为pe管,且所述第一蒸汽端口的位置距所述混合管的进液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混合管长度的1/4。
10、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设置于所述厌氧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口之间的出液管道上,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连接的第二蒸汽端口。
11、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蒸汽供应设备通过第二蒸汽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蒸汽端口连接,且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的第二止回阀。
12、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蒸汽供应设备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主管,所述第一蒸汽管路和所述第二蒸汽管路分别与所述蒸汽主管连通。
13、可选地,在上述厌氧池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蒸汽端口和所述第二蒸汽端口的位置处设置有耐高温滤网。
14、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和用于为所述厌氧池加热的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
15、本技术提供的厌氧池加热装置,通过将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厌氧池的出液口与厌氧循环泵的进口端之间的进液管道上,且通过第一换热器上的第一蒸汽端口为第一换热器内提供低压蒸汽。当厌氧池uasb运行时,渗滤液从厌氧池的出液口流出,在厌氧循环泵的作用进行加速流动,在第一换热器位置与蒸汽混合换热后,循环流至厌氧池底部的进液口,由于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厌氧池的出液口与厌氧循环泵的进口端之间的进液管道上,此时只需保证蒸汽压力略高于厌氧循环泵进口端的静压,换热就会持续进行,从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定压力的蒸汽,保证了换热效果和换热的持续性,提高了换热效率,实现了厌氧池的连续均匀加热,减小了换热温度的波动,提高了厌氧池uasb的工作效率。
16、上面已提及的技术特征、下面将要提及的技术特征以及单独地在附图中显示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只要被组合的技术特征不是相互矛盾的。所有的可行的特征组合都是在本文中明确地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同一个语句中包含的多个分特征之中的任一个分特征可以独立地被应用,而不必一定与其他分特征一起被应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通过第一蒸汽管路(10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00)的第一蒸汽端口(102)连接,且所述第一蒸汽管路(10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的第一止回阀(1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0)包括混合管(104),所述混合管(104)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端(1041)和出液端(1042),所述混合管(104)的进液端(1041)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混合管(104)的出液端(1042)与所述厌氧循环泵(300)的进口端(301)连接,所述第一蒸汽端口(102)位于所述混合管(104)的进液端(1041)和出液端(104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管路(103)和所述混合管(104)均采用金属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101)为PE管,且所述第一蒸汽端口(102)的位置距所述混合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器(200),所述第二换热器(200)用于设置于所述厌氧循环泵(300)的出口端(302)与所述厌氧池的进液口之间的出液管道(201)上,且所述第二换热器(200)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连接的第二蒸汽端口(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通过第二蒸汽管路(20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0)的第二蒸汽端口(202)连接,且所述第二蒸汽管路(20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的第二止回阀(20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蒸汽主管(400),所述第一蒸汽管路(103)和所述第二蒸汽管路(203)分别与所述蒸汽主管(40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端口(102)和所述第二蒸汽端口(202)的位置处设置有耐高温滤网。
10.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和用于为所述厌氧池加热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应设备通过第一蒸汽管路(10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00)的第一蒸汽端口(102)连接,且所述第一蒸汽管路(10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蒸汽回流的第一止回阀(1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0)包括混合管(104),所述混合管(104)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端(1041)和出液端(1042),所述混合管(104)的进液端(1041)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混合管(104)的出液端(1042)与所述厌氧循环泵(300)的进口端(301)连接,所述第一蒸汽端口(102)位于所述混合管(104)的进液端(1041)和出液端(104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管路(103)和所述混合管(104)均采用金属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101)为pe管,且所述第一蒸汽端口(102)的位置距所述混合管(104)的进液端(104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混合管(104)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生,唐汝新,谢心军,刘金龙,宁建新,赵浩然,闫召阳,岳军,王兴启,陈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