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桃蛀螟具有引诱作用的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47478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桃蛀螟具有引诱作用的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桃蛀螟引诱活性,非常适合用于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具体涉及对桃蛀螟有引诱作用的环己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种植诱集植物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方法之一。害虫对此类植物具有明显的嗜好性,合理种植可以吸引害虫进而保护主栽作物免受为害。为减少病虫害危害,保障粮食安全和作物高产稳产,我国已成为化学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第一大国。高负荷的化学农药投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病虫抗药性问题,因此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概念,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2、桃蛀螟是鳞翅目草螟科多斑野螟属昆虫,素有“十果九蛀”之称,幼虫蛀入果内,为害严重时,造成大量落果、虫果,严重影响食用、商品价值及水果出口外销。因幼虫隐蔽性强、抗药性强等特性而难以进行化学防治。

3、向日葵释放的β-水芹烯对桃蛀螟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经果园释放β-水芹烯引诱剂后,果园桃蛀螟种群数量下降83%以上、蛀果率降低82%。β-水芹烯商品价格极其昂贵(4-5万元/克),高成本导致该产品无法在生产中应用。此外,β-水芹烯为外消旋体(外消旋体是等量左旋体与右旋体的混合物),未见β-水芹烯的手性商品及其结构类似物替代产品。

4、植物源害虫引诱剂,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生物农药。研发该类产品,符合国家倡导的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限制该类产品研发与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该类化合物上游的高研发成本导致下游的高应用代价、田间引诱效果不理想。目前,利用诱集植物研发植物源害虫引诱剂产品,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领域急需提供新的害虫引诱剂产品,以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优异的桃蛀螟引诱剂。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中的用途,

3、

4、其中:

5、x1为crarb、o或s;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下组:h、d、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6、n为0、1、2或3;

7、各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d、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c(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2、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环烷基、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oco-;其中,所述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h独立地被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d、卤素、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8、r5和r6独立地选自氢、d、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环烷基、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oco-;其中,所述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h独立地被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d、卤素、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9、虚线代表化学键或不存在;

10、前提是所述化合物不为

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技术特征:

12、r1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如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环己基、卤素、c2-c4烯基、c2-c4炔基、=c(c1-c4烷基)2和c1-c4烷基-oco-;

13、r2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如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环己基、卤素、c2-c4烯基、c2-c4炔基、=c(c1-c4烷基)2和c1-c4烷基-oco-;

14、r3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如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环己基、卤素、c2-c4烯基、c2-c4炔基、=c(c1-c4烷基)2和c1-c4烷基-oco-;

15、r5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如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环己基、卤素、c2-c4烯基、c2-c4炔基和c1-c4烷基-oco-;

16、r6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如正丙基、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苯基、c1-c4烷基取代的环己基、卤素、c2-c4烯基、c2-c4炔基和c1-c4烷基-oco-。

17、在另一优选例中,x1为ch2、ch(c1-c4烷基)或o,优选地x1为ch2或chch3。

18、在另一优选例中,n为0、1或2。

19、在另一优选例中,各r1、r2、r3、r5和r6中,仅有一个或两个不为h;优选地与x1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或对位的取代基不为h,优选地r1和r5不为h。

20、在另一优选例中,n为1,虚线代表化学键或不存在,r1不为h且r2、r3、r5和r6为h。

21、在另一优选例中,n为0、1或2,虚线代表化学键或不存在,r2和r5任一不为h且r1、r3和r6为h。

22、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23、

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25、

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为

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一种引诱桃蛀螟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其的农药组合物施用于农作物上或种植环境中,从而引诱桃蛀螟。

2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桃蛀螟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开口的容器和置于其中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其的农药组合物。

30、在另一优选例中,桃蛀螟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开口进入所述容器,引诱剂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开口向外扩散(与桃蛀螟进入的开口可以一样或不同)。

3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捕捉或杀灭进入容器的桃蛀螟的化学药物(如杀虫剂)或物理装置(如笼、网、粘胶、紫外灯、高温、电击)。

32、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桃蛀螟的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诱捕装置放置在农作物附近,从而防治桃蛀螟。

33、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I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技术特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X1为CH2、CH(C1-C4烷基)或O,优选地X1为CH2或CHCH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各R1、R2、R3、R5和R6中,仅有一个或两个不为H;优选地与X1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或对位的取代基不为H,优选地R1和R5不为H。

5.一种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

8.一种引诱桃蛀螟的方法,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其的农药组合物施用于农作物上或种植环境中,从而引诱桃蛀螟。

9.一种桃蛀螟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开口的容器和置于其中的引诱剂,所述引诱剂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其的农药组合物。

10.一种防治桃蛀螟的方法,将权利要求9的诱捕装置放置在农作物附近,从而防治桃蛀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技术特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x1为ch2、ch(c1-c4烷基)或o,优选地x1为ch2或chch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各r1、r2、r3、r5和r6中,仅有一个或两个不为h;优选地与x1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或对位的取代基不为h,优选地r1和r5不为h。

5.一种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桃蛀螟引诱剂或用于防治桃蛀螟的农药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林万年峰徐倩刘杰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